约5930字。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劝学》优秀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 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
2.掌握课文出现的“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等通假字、词类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
3.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一、导入新课。
二、作家作品
作者介绍(结合注释):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洵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劝勉”的意思。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整体感知
1.正字音: 注意积累多音字,形近字……
輮( ) 舆( ) 槁暴( ) 砺( ) 参省( ) 须臾( ) 跂 ( )
蛟( )跬( ) 骐骥( )驽( ) 锲( )镂( ) 跪( )蟮( ) 螯( ) 楫( )
2、梳理文意
第一段
原文:君子①曰:学不可以已②
第二段
第一层原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