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50字。
14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了解科学、认识科学。
2.引导学生以“教育历程”为重点,探讨其中表现的思想内涵。
3.引导学生体会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以“教育历程”为重点,探讨其中表现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了解科学、认识科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成为一位科学家是无数有志青年的梦想,对物理的探究更是许多年轻的学子孜孜以求的,我们来看一下加来道雄的成长道路,或许能得到一些启发。
(板书)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二、基础知识
1.作者简介
1957年,物理学家埃佛里特提出多重空间理论:有多重的、平行存在的空间,事物同时以不同的方式生存、行动在其中。后来另有理论物理学家提出我们这个宇宙可能只是多维空间的一个层面(膜)。欧洲原子核研究中心当时正在瑞、法边境地下兴建迄今规模最大的粒子对撞机,以证实隐秘的空间确实存在。本文有关“鲤鱼‘科学家’”和建造“原子对撞机”的故事,就形象地解说了“多维宇宙”。
2.写作背景
1957年,物理学家埃佛里特提出多重空间理论:有多重的、平行存在的空间,事物同时以不同的方式生存、行动在其中。后来另有理论物理学家提出我们这个宇宙可能只是多维空间的一个层面(膜)。欧洲原子核研究中心当时正在瑞、法边境地下兴建迄今规模最大的粒子对撞机,以证实隐秘的空间确实存在。本文有关“鲤鱼‘科学家’”和建造“原子对撞机”的故事,就形象地解说了“多维宇宙”。
3.知识链接
超空间:通过多维度空间(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快速地到达宇宙的另一端。超空间是指超过四个维度的空间。弦理论(M理论)预言,应该有11个超空间维度。人类目前已知光速是我们宇宙中的最快速度,通过常规的三维空间旅行,人类即使要到达最近的恒星也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暂时意味着茫茫宇宙中的智慧生命无法联系,只能孤独地自生自灭。而如果超空间理论是真实有效的,那么人类就可能通过多维空间实现大尺度的空间跨越。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在文中指出,在童年有两件事情大大地丰富了他对世界的理解力,并且引导他成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是哪两件事?
①童年观看鲤鱼世界而换位想到鲤鱼是如何思考理解未知世界的。②童年听过有关爱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