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750字。

  《鸿门宴》教案
  高一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 编辑整理:黄凯民
  一、教学目的
  1 、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2 、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 作方法。
  二、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 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三、教学设想  1 、课文情节起伏,人物形象鲜明,拟作为叙事写人的记叙文处理,以人物形象的刻画为教 学重点。如何认识理解课文中提及的“义”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可从分析项羽这一人物入 手突破这一难点。
  2 、课文篇幅较长,阅读有一定难度,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3 、本文情节曲折,可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和多媒体演示
  四、教学时数: 三至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课文
  1 •通读课文,作必要的阅读标记,查阅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  •标出课文中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与尾声。
  3  •复习“楚汉相争”的历史,了解刘、项斗争的经过,了解项羽这一人物的历史功过。
  二、  导入新课
  (一)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提示: 拔山, 形容力大无比, 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 盖世, 气势高昂, 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 “逝”,奔驰。
  这首楚刺体的诗歌大意是: 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 他认为这种局面是 “时 不利兮骓不逝” 造成的, 并非他的过错。 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 竞不肯率先冲出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最 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 “我可怎么安排你呀?”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提示: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 乡沛县时所作。 流露出他得天下、 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 第一句指包 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
  三、  作者及《史记》简介 (多媒体投影)
  司马迁 (约前  145 -前  80  或前  135 -前  93 )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思 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元封三年任太史令, 后因替李陵 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 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 ,后称《史记》 ,对后代史学有 深远的影响。对许多历史人物的叙述, 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传记文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