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120字。

  2021年上海黄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
  2021.1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6分)
  1. 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其一)》)
  2.                  ,肯将衰朽惜残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 零落成泥碾作尘,                   。(《卜算子??咏梅》)
  4.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5.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与时俱进不要当口号喊,要真正落实到思想和行动上,不能做“             ,             ”的桃花源中人!
  【答案】(16分,1~4题各3分,第5题4分;错1字口1分,不倒扣)
  1.直挂云帆济沧海
  2.欲为圣明除弊事
  3.只有香如故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5.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解析】本版块主要是考查课内诗歌、文言文的背诵情况,要求孩子仔细记忆,尤其不能写错别字。再者近年也出现了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较好的理解诗歌,从而针对此类情景默写才能更好的进行回答。
  (二)阅读下面诗文,完成第6—9题(12分)
  [甲]小石潭记(节选)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A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醉翁亭记(节选)
  C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以上选文的作者是唐代的_________和宋代的_________。(2分)
  7.下面对文中画线句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快乐的(鱼儿),忽然向着远处游过去,来来往往,轻快迅疾。
  B.(溪岸)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慢慢消失。
  C.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向有诸峰山,树林和山谷特别优美。
  D.有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儿展翅,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
  8.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通过描写潭水的清澈,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人和鱼互相取乐的情景。
  B.[乙]文开篇用“环滁皆山也”暗示了醉翁亭坐落在群山之中,人迹罕至。
  C.[甲][乙]两文在写景时都有动有静,修辞方面也都运用了比喻。
  D.[甲][乙]两文都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记叙了各自游览的过程。
  9.下列语句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4分)
  (1)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答案】
  6. (2分,各1分)柳宗元、欧阳修
  7.(3分)D
  8.(3分)C
  9.(4分,各2分)(1)表现了作者无法排遣的抑郁苦闷(忧伤凄苦之情)。
  (2)表现了作者借山水之乐来排遣谪居生活的苦闷心情。(或“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之情”)
  【解析】
  6. 本题是对课内重点文言文的文学常识的考查,难度系数不高,重点记忆课内文言文的作者的字、号、朝代以及作品。
  7. 本题是对课内文言文的重点语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