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360字。

  2021年上海松江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学校和考号。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6分)
  1.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                    ,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知否,知否?                    。(李清照《如梦令》)
  4.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5.小松来到湿地公园,看到翻飞的鸟儿、水中的鱼儿,脑中浮现出《岳阳楼记》中“                    ,
  ”的画面。
  【答案】
  1.雪拥蓝关马不前 
  2.山光悦鸟性 
  3.应是绿肥红瘦
  4.苔痕上阶绿 
  5.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解析】
  共16分,前4题每题3分,第5题每空2分,错、漏、改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
  此部分考察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传统的记忆型默写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而理解性默写则摒弃了死记硬背,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难度要大一些。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注意“鸥”、“鳞”的字形书写。
  (二)阅读下列诗文,完成第6—9题(12分)
  【甲】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愚公移山(节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6.甲诗的作者是          (人名),乙文选自《          》。(2分)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甚矣,汝之不惠!                                       
  8.下列对甲乙诗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上述诗文都写到了在人生前行的道路上所面临的各种不同困难。
  B.面对困难,甲诗作者和愚公都有一个思想情感发展变化的过程。
  C.甲诗中的“停、投、拔、顾”等动作,是诗人内心苦闷的表现。
  D.乙文中的“长息”表明愚公为智叟所表现的顽固思想感到悲哀
  9.甲诗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          ”和乙文中的“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都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                   的道理。(4分)
  【答案】
  6.李白    《列子》(《列子??汤问》
  7.你太不聪明了!
  8.B
  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不论有多大困难,只要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取得成功。(行动态度1分,结果1分)
  【解析】
  6.本题考查的是古诗或文章的作者以及出处,需要学生掌握作者的生平介绍以及出处色相关知识。
  7.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意思的理解与翻译,需要注意“惠”翻译成聪明,以及本句为倒装句。
  8.本题考查的是古诗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B中乙文的愚公思想情感并未发生变化,一直坚持移山。
  9.本题考查的是古诗文内容的理解与中心思想分析。乙文中的“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对应的道理为不论有多大困难,只要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取得成功;甲诗中思想相同的诗句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故得出答案。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2分)
  元祐①初,山谷②与东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山谷曰:“何故?”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绍圣③中,谪居涪陵④始见怀素《自叙》于石扬休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祐前所书大异。始信穆父之言为不诬,而穆父死已久矣。故山谷尝自谓得草法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
  [注释]①元祐:宋哲宗赵煦年号。②山谷黄庭坚,字鲁直。下文的“钱穆父”“怀素”“石扬休”都是人名。③绍圣:宋哲宗赵煦年号。④涪陵:地名。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