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490字。
《变形记(节选)》教学设计
课文简介:
《变形记》是奥地利作家弗兰兹•卡夫卡创作的中篇小说,本文是节选。主要写小职员格里高尔•萨姆沙一天清早突然变成了一只甲虫,因而失去了职业,本是家庭的支柱,一下子成了家庭的累赘,一家人对他的态度就变了,他在寂寞和孤独中悲惨地死去。小说深刻而生动地揭示了人与人关系的冷漠,描绘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现象。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 揣摩小说中的语言,注意语言运用的技巧。
2、思维发展与提升:关注主人公“化虫”之后的遭遇,思考小说荒诞故事背后的象征寓意。
3、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小说通过荒诞、变形表现真实生活的艺术手法。
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作品对社会现实深沉的批判。
教学重点: 关注主人公“化虫”之后的遭遇,思考小说荒诞故事背后的象征寓意。
教学难点:体会作品对社会现实深沉的批判。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景知识
1、作者简介
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赢得世人惊服,与马塞尔•普鲁斯特、詹姆斯•乔伊斯等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1909年开始发表作品,1915年因短篇小说《司炉工》获冯塔纳德国文学奖金。短篇名作有《判决》《变形记》《在流放地》《中国长城》《乡村医生》《致科学院的报告》《饥饿艺术家》《地洞》《猎人格拉克斯》《歌手约瑟芬,或耗子之流》等,长篇小说有《审判》《城堡》《美国》。他的作品大都是死后由挚友马克斯•布洛德编辑出版。
2、家庭背景
卡夫卡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波希米亚(今捷克)的布拉格,父母都是讲德语的犹太人。父亲海尔曼原为乡下屠夫的儿子,依靠艰苦创业,白手起家,成为一个百货批发商。他由于未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因而知识贫乏、头脑简单而务实,并且为人偏执、专横粗暴,在家庭中对妻子和孩子实行家长式专制统治。卡夫卡一直生活在“专制犹如暴君”般的“父亲的阴影”中。
卡夫卡在36岁时,曾战战兢兢地给父亲写了一封达几十页的长信,流露出对父亲的极端恐惧心理。父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