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70字。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之伏笔妙用的教学设计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而且真正的课堂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学”的活动展开教学内容。关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教学设计主要有林冲形象及性格转变分析、小说的双线结构、风、雪、火、花枪、刀等小道具的作用以及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的赏析等。基于学情,再加上伏笔的妙用是这篇课文的精华之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学习伏笔的运用,并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尝试把小组学习的方式运用于课堂。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情节中伏笔技能的运用;过程与方法:通过文本细读梳理文本内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探讨伏笔在情节中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小说形象和情感之美,能欣赏这种长篇小说,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
教学重点:梳理文本,分析伏笔在文中的不同作用;教学难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教学用具:PPT;学情分析:这是第二课时,同学梳理了文本,已熟悉了小说的内容,对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以及小说主题都有不错的把握,因此教学内容设计以学习小说写作的方法“伏笔”为主。[1]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课文的什么呀?
好,同学们说的很对,咱们学习了曲折生动、一波三折、松弛有度情节。
(2)小说的情节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肯定得益于作者的构思精妙写作手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草蛇灰线法”。“草蛇灰线”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在文学作品的写法中:“草蛇灰线,伏脉于千里之外”属于埋伏笔的方法,这使小说环环相扣,前后呼应。
2.回顾情节内容
回顾课文所选内容可归纳为哪几个故事场面?明确:(展示PPT)1.沧州遇旧2.酒店密谋3.买刀寻仇4.草场交接5.避雪山神庙6.愤然杀仇
3.运用“草蛇灰线法”分析文本
(1)齐心协力
小组合作,寻找文中的伏笔,并找到相应照应,标明各自在情节中的位置。
要求:同学们先各自思考,然后小组内部讨论,帮助未完成任务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