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310字。

  《与妻书》教学设计
  课文简介:
  《与妻书》又名《与妻诀别书》形式上是一封家书,实际上是一篇感情真挚,说理深刻,感人至深的抒情散文。表达了林觉民对妻子陈意映深深的爱意和强烈的爱国之情。他把家庭、国家和人民联系在一起;把对妻子、孩子的爱和对整个国家、人民的爱融合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大爱无疆、心系天下。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 掌握文中的重点文言实、虚词。  
  2、思维发展与提升:理清文章的思路,学习本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审美鉴赏与创造: 熟悉书信写作的基本格式和规范,能运用书信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情感沟通。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唤醒对家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由对妻子的爱上升到对民族国家的大爱,两个爱如何统一。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背景知识
  1、作者简介
  林觉民(1887年-1911年5月),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中国民主的先驱,革命烈士。少年之时,即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春回国,4月24日写下绝笔《与妻书》,后与族亲林尹民、林文随黄兴、方声洞等革命党人参加广州起义,转战途中受伤力尽被俘。后从容就义,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2、写作背景
  1911年4月27日,一群年龄平均20多岁的年轻人,为了心中的理想,他们踏上了寻找理想的征程。他们就是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后来,牺牲的中国同盟会会员有名可考者八十六人。其中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革命志士的遗体被潘达微寻获安葬于广州红花岗。后来广州红花岗也被改成了黄花岗,此次起义便称为黄花岗起义。
  起义的三天前——即4月24日晚——写给其妻子陈意映的诀别信。当时,他从广州来到香港,迎接从日本归来参加起义的同志,住在临江边的一幢小楼上。夜阑人静时,想到即将到来的残酷而轰轰烈烈、生死难卜的起义以及自己的龙钟老父、弱妻稚子,他思绪翻涌,不能自已,彻夜疾书,分别写下了给父亲和妻子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