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80字。
《六国论》[市一等奖]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生积累整理 1 、 2 段重要的文言知识 ;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通过了解文章写作背景 , 全面、真切的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3 、通过梳理归纳 , 弄清文章的思路 , 学生获得对文章艺术手法及思想情感的认识。
2 学情分析
1 、本班学生是高二年级学生。
2 、针对本节课的内容 , 学生需要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 高二年级的学生 , 在已经学完必修五本课本的基础上 , 已经基本掌握了文言文的翻译与分析方法 , 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
3 、本班学生掌握新知识的能力非常强。尖子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新知识 , 通过小组合作机制 , 带动水平稍差的同学 , 达到共同学习的目标。
3 重点难点
1 、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 分析文章中作者运用的艺术手法
2 、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4 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 教学目标
1 、学生积累整理 1 、 2 段重要的文言知识 ;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通过了解文章写作背景 , 全面、真切的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3 、通过梳理归纳 , 弄清文章的思路 , 学生获得对文章艺术手法及思想情感的认识。
4.1.2 学时重点
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 分析文章中作者运用的艺术手法
4.1.3 学时难点
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4.1.4 教学活动
活动 1 【导入】导入
利用旧知《过秦论》导入
活动 2 【讲授】讲授
六国与秦的有关史实 , 再识作者 , 文体知识。
活动 3 【活动】活动
1 、检测学生预习情况之字词注音
2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完成翻译及文言知识归纳 ; 组内合作探究 (1) 第一段哪句话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 ?
(2) 作者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 ?
(3) 第二段是对第一段中的哪句话进行论述的 ?
(4) 作者用 “ 秦以攻取之外所得 ” 和 “ 战胜所得 ” 相比较 ,“ 诸侯赂秦所亡之地 ” 与 “ 战败而亡之地 ” 相比较 , 两相对照 , 得出了什么结论 ?
(5) 诸侯贿赂秦国的目的是什么 , 而结果又如何 ?
(6) 作者说 “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 暴秦之欲无厌 , 奉之弥繁 , 侵之愈急 ”, 从这句话中 , 我们可知诸侯贿赂秦国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