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36-40,共5份)
2022版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36 分析古代诗歌表达技巧 Word版含解析.doc
2022版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37 评价古代诗歌思想情感 Word版含解析.doc
2022版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38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Word版含解析.doc
2022版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39 辨析并修改病句 Word版含解析.doc
2022版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40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项对点练36 分析古代诗歌表达技巧
(时间:35分钟 分值:33分)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和上官伟长芜城①晚眺
严 羽
平芜古堞暮萧条,归思凭高黯未消。
京口②寒烟鸦外灭,历阳③秋色雁边遥。
清江木落长疑雨,暗浦风多欲上潮。
惆怅此时频极目,江南江北路迢迢。
【注】 ①芜城:扬州的别称。②京口:今江苏镇江。③历阳:今安徽和县。
请从景物描写的角度对诗中二、三两联进行赏析。
推导流程:本题考查鉴赏表达技巧的能力。
(1)确定技巧: 。
(2)从景物特点的角度分析。
①京口寒烟暮鸦、历阳秋雁是远景,清江木落、浦口风多是近景,所以二、三联描写景物的手法:
。
②寒烟、暮鸦、秋雁是诗人看到的景物,木落疑为雨、暗浦风起都是诗人听到的,所以二、三联描写景物的手法:
。
③寒烟、暮鸦、秋雁、木落、风多是诗人目睹之景,“长疑雨”“欲上潮”是诗人想象之景,所以,这两联诗运用的描写手法:
。
(3)从景与情的角度分析表达技巧。
这两联诗描写的环境: 。
这首诗抒发的情感: 。
所以,这两联运用的描写手法:
……
专项对点练37 评价古代诗歌思想情感
(时间:35分钟 分值:33分)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一剪梅•中秋无月
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全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推导流程: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1)从题目“中秋无月”上分析这首词流露出的情感。
中秋佳节,无月可赏,作者内心的情感: 。
(2)从词中景物描写上分析作者的情感。
“忆对”的美景与“今宵”的哀景作对比,表现了作者的心情: 。
(3)从词中关键词语或作者的活动来分析情感。
欲“问化工”,却“路”“信”难通,表现了作者的心情:
。
“杯且从容,歌且从容”,表现了作者的心情:
。
自主尝试:
[答案] 推导流程:(1)落寞、失望、孤寂等
(2)落寞、失望、孤寂等
(3)欲诉无门,壮志难酬 举杯浇愁,自我宽慰
自主尝试:①无月可赏的落寞。往昔花好月圆,今宵赏月不得、丹桂不见,惟有“烛花红”。②欲诉无
……
专项对点练40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时间:15分钟 分值:18分)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的“经典”一词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西方学者对“经典”的概念,有比较深刻的探讨和阐发。英国诗人艾略特在《什么是经典作品》中写道,“假如我们能找到这样一个词,它能最充分地表现我所说的‘经典’的含义,那就是成熟……经典作品只可能出现在文明成熟的时候,语言及文学成熟的时候;它一定是成熟心智的产物”。
A.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
B.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C.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赞扬它富有“神韵”,当之无愧。
D.每逢暮春时节,我的园子里杜鹃花开,常可听得有鸟在叫着“居起、居起”,据说就是杜鹃。
C [文段中“经典”的引号,表示着重指出。C项与此用法相同。A项表引用,B项表否定,D项是拟声词。]
2.下列各句中的分号和文中的分号,作用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美好生活表达了人存在的目的性与社会性,是哲学与伦理学的重要命题。美好生活需要一方面具有世界性,是各民族国家普遍的向往、共通的命题;另一方面具有民族性,契合于一个民族独特的历史命运和在此当中形成的文化精神、文化心理。
A.现在我记起了炉子里的火,一片黄色的火光一动不动地照射在我的书页上;壁炉上圆形玻璃缸里插着三朵菊花。
B.唐代大诗人白乐天诗,曾有“杜鹃花落杜鹃啼”之句;往年亡友马孟容兄给我画杜鹃和杜鹃花,题诗也有“诉尽春愁春不管,杜鹃枝上杜鹃啼”之句。
C.那夹江两岸连绵起伏的高山,有的耸峙云霄;有的横枕江面;有的像虎豹迎面扑来,似已躲闪不及;有的像天女腾空飞起,仿佛转瞬即逝。
D.我一时恐难出狱,书店事望兄为我代办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