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720字。
第六单元
14 促织
学案设计(一)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重要实词和虚词,掌握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重要文言现象。
2.梳理小说情节及脉络,体会情节起伏跌宕的叙事特点。
3.鉴赏小说的重要人物形象,分析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4.掌握改编剧本的一些步骤和方法。
自主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猾黠( ) 迂讷( ) 爇香( )
翕辟( ) 竦立( ) 兰若( )
掭( ) 抢呼欲绝( ) 藁葬( )
惙然( ) 觇视( ) 猪鬣毛( )
龁( ) 瞥( ) 尺有咫( )
俾( ) 赉( ) 椽( )
蹄躈( ) 蠹( )
2.解释下列加点字。
(1)居为奇货( )
(2)操童子业,久不售( )( )
(3)成不敢敛户口( )
(4)探石发穴( )( )
(5)靡计不施,迄无济( )( )
(6)成妻具资诣问( )( )
(7)唇吻翕辟( )( )
(8)无毫发爽( )
(9)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
(10)窥父不在,窃发盆( )( )
(11)而翁归,自与汝覆算耳( )( )
(12)闻妻言,如被冰雪( )
(13)急趁之( )
(14)思试之斗以觇之( )
(15)径造庐访成( )
(16)因出己虫,纳比笼中( )
(17)虫暴怒( )
(18)直龁敌领( )( )
(19)虫翘然矜鸣( )
(20)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
(21)献诸抚军( )
(22)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
(23)抚军亦厚赉成( )
(24)民日贴妇卖儿( )
(25)独是成氏子以蠹贫( )
3.翻译下列句子。
(1)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2)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
(3)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遽扑之,入石穴中。
(4)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5)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
课堂探究
问题探究:
1.贯穿小说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条主线,情节有几次波折?
2.里胥为何会选中成名担任里正?
3.成名明明担任里正,为何落得“薄产累尽”“惨遭杖刑”这样的下场?
4.征收促织过程中的各级官员、市中游侠儿及驼背巫的形象有何作用?
要点归纳:
1.《促织》是按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记叙的,情节曲折多变,故事完整。小说从总体看是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记叙的。在本文之后又加上“异史氏曰”的一段作者评论。《聊斋志异》在小说后面常有作者对所写的人和事作出的评价,是作品的附带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故事的起因。
第二部分(第2段),故事的开端:写成名因缴不上促织而遭受的痛苦。
第三部分(第3、4段),故事的发展:写求卜得虫为成名一家带来解脱苦难的希望。
第四部分(第5至7段),故事的高潮:写成名得虫、失虫和再得异虫(成子化虫)。
第五部分(第8段),故事的结局:成名因祸得福。
2.借古讽今的写法
本文是《聊斋志异》中深刻揭露黑暗现实的篇章之一。作品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