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370字。

  统编版必修下册第5课《雷雨》导学案
  一、重点
  1. 走近大师:了解作者情况、创作概貌、艺术见解、创作风格等。
  2. 走进作品:对作品的主题思想、戏剧冲突、人物形象、语言特色等有更深入的认识。
  3. 通过对《雷雨》作深入研读,掌握阅读鉴赏作品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4. 学会独立思考问题,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作品,对作品作出自己的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认识和观点。
  二、难点
  1. 学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查阅、分析、筛选、整合、利用信息。
  2. 关注人的生存需求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感受剧中人物的悲剧命运,在感情体验与震撼中增强生命意识,滋养人文情怀。  
  一、整体感知
  1. 走近作者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原籍为湖北潜江,现代著名剧作家。其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
  作者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父亲万德尊曾任镇守使、都统和黎元洪总统秘书。曹禺生母早逝,继母酷爱戏剧,常携曹禺观看戏曲和文明戏。曹禺没上过小学,延师在家,诵经读史,但常偷看《红楼梦》《水浒》《西厢记》等书。自幼广泛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喜爱唐传奇、元代戏曲和明清小说,并有机会接触与欣赏中国民族传统戏曲,如京剧、昆曲、河北梆子、唐山落子等。
  1922年在南开中学读书时,他阅读了大量“五四”以来国内的优秀作品和外国文学、戏剧作品,并参加了北方最早的业余戏剧团体之一的“南开新剧团”,演出过易卜生、莫里哀、丁西林等作家的作品。
  1928年曹禺升入南开大学政治学系,1929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他大部分时间是在图书馆和书库里,贪婪地研读着世界名著,特别是希腊悲剧及莎士比亚、契诃夫、易卜生等人的剧作。同时他也时常和朋友去广和楼欣赏京戏名家的表演,到天桥去听曲艺。曹禺还涉猎了东西方的一些哲学著作。
  他作为一个艺术家被这些先哲们的精神所感动,却没有成为任何一种哲学思想的俘虏。他感到“这个社会非改变不可”,于是想“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