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9400字。

  拟题:秦葆
  新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1)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0分)
  书吴潘二子事
  顾炎武
  苏之吴江有吴炎、潘柽章二子,皆高才。当国变后,年皆二十以上,并弃其诸生,以诗文自豪。既而曰:“此不足传也,当成一代史书,以继迁、固之后。”于是购得《实录》,复旁搜人家所藏文集奏疏,怀纸吮笔,早夜矻矻。其所手书,盈床满箧,而其才足以发之。及数年而有闻,予乃亟与之交。
  会湖州庄氏难作。庄名廷鑨,目双盲,不甚通晓古今。以史迁有“左丘失明,乃著《国语》”之说,奋欲著书。廷鑨招致宾客,日夜编辑为《明书》。廷鑨死,其父胤城流涕曰:“吾三子皆已析产,独仲子死无后,吾哀其志,当先刻其书而后为之置嗣。”遂梓行之。慕吴、潘盛名,引以为重,列诸参阅姓名中。
  书凡百余帙,颇有忌讳语,本前人诋斥之辞未经删削者。庄氏既巨富,浙人得其书,往往持而恐吓之,得所欲以去。归安令吴之荣者,以赃系狱,遇赦得出。有吏教之买此书,恐吓庄氏。庄氏欲应之,或曰“踵此而来,尽子之财不足以给,不如以一讼绝之。”遂谢之荣。之荣告诸大吏,大吏右庄氏,不直之荣。之荣入京师,摘忌讳语,密奏之。四大臣大怒,遣官至杭,执庄生之父及其兄廷钺及弟侄等,并列名于书者十八人,皆论死。其刻书鬻书,并知府、推官之不发觉者,亦坐之。发廷鑨之墓,焚其骨,籍没其家产。所杀七十余人,而吴、潘二子与其难。当鞫讯时,或有改辞以求脱者。吴子独慷慨大骂,官不能堪,至拳踢仆地。潘子以有母故,不骂亦不辨。
  其平居孝友笃厚,以古人自处,则两人同也。予之适越
  过潘子时,余甥徐公肃新状元及第。潘子规余慎,无以甥贵稍贬其节,余谢不敢。二子少余十余岁,而予视为畏友。以此也方庄生作书时属客延予一至其家予薄其人不学竟去以是不列名获免于难。二子所著书若干卷,未脱稿,又假予所蓄书千余卷,尽亡。予不忍二子之好学笃行而不传于后也,故书之。且其人实史才,非庄生者流也。(选自《顾炎武诗文选译》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此也方庄/生作书时/属客延予一至/其家予薄其人不学/竟去/以是不列名/获免于难
  B.以此也/方庄生作书时/属客延予一至其家/予薄其人不学/竟去/以是不列名/获免于难
  C.以此也方/庄生作书时/属客延予一至其家/予薄其人/不学竟去/以是不列名/获免于难
  D.以此也/方庄生作书时/属客延予一至其家/予薄其人/不学竟去/以是不列/名获免于难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生,明代称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为诸生,这里指“科举之路”。
  B.左丘,春秋末期鲁国史学家,相传著有《左传》和《国语》。
  C.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
  D.畏友,品德端重让人敬畏的朋友,也指不拘年岁、辈分的朋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炎、潘柽章有才华而又有气节,在明朝灭亡之后,放弃寻求功名之路,以诗文自豪自娱。
  B.吴炎、潘柽章认为只有写出一代史书才能留传后世,于是,他们广泛搜集材料,埋头写作。
  C.吴炎、潘柽章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渐有了名声,两人就应邀参与了庄廷鑨《明书》的编辑。
  D.吴炎、潘柽章平时对父母孝敬,对朋友友爱,感情真诚厚道,以古人为榜样,可谓志同道合。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吾三子皆已析产,独仲子死无后,吾哀其志,当先刻其书而后为之置嗣。
  (2)其刻书鬻书,并知府、推官之不发觉者,亦坐之。
  5.作者对同样是写史书者的吴炎、潘柽章二子和庄廷鑨的态度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20分)
  范杲字师回,父正,青州从事。杲少孤,刻志于学,与姑臧李均、汾阳郭昱齐名,为文深僻难晓,后生多慕效之。以荫补太庙斋郎,再迁国子四门博士。尝携文谒陶谷、窦仪,咸大称赏,谓杲曰:“若举进士,当待汝以甲科。”及秋试,有上书言阀阅之家不当与寒士争科第,杲遂不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