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410字。
《鸿门宴》完整两课时课堂实录
第一课时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鸿门宴》。
《鸿门宴》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史学与文学两方面有突出的成就与影响。鲁迅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位列二十四史之首。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人。他继承父亲的遗愿,写作了这部浩瀚的历史长卷,因为其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被腐刑。在屈辱中,他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鼓励自己顽强地完成了这部巨著。《项羽本纪》是《史记》中的名篇,在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的扩大历史场景中记述了项羽的一生。
鸿门宴是其中尤为精彩也尤为重要的片段。它记载着秦末历史转折的关键性一幕,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长达5年的斗争的开端。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鸿门宴发生的背景。
陈涉起义失败后,项梁(项羽的叔叔)等人,拥立楚怀王之孙,仍然号楚怀王。项梁项羽叔侄与刘邦同为怀王的主力军,也成为了反秦力量中的两大主力。公元前207年,怀王派项羽等引兵北上去,就被秦军围困的赵国,同时派刘邦领兵去攻打函谷关。临行前,怀王与诸将约定,先入咸阳者望之。也就是说,谁先入关,便可封为关中王。刘邦解除了西进中的重重阻碍之后,终于先诸侯至霸上,于是据关自守打算称王关中。而项羽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大破秦军,解了巨鹿之围,召见诸侯,。后又收降了章邯,坑秦军20余万。第一时间,声威赫赫,天下莫不震服。他随后挥师西进,可就在行至函谷关时却发现有人把守,并听说刘邦已经先行入关进入了咸阳。项羽于是大怒攻破函谷关,入关驻军于新丰鸿门。
了解了背景,我们再来看看文中涉及的人物以及他们的关系。我们按照项羽和刘邦双方的力量中人物出场次序进行介绍。先看项羽的一方,项王就是项羽,其实那个时候还未真正地称王,所以刘邦在鸿门宴上称他为将军。范增是项羽的军师,项羽称他为亚父。项伯是项羽的叔父,项庄是堂弟。再来看刘邦那一方,沛公就是刘邦,曹无伤是沛公的左司马,司马是个不大不小的官,将军下面的属官。张良是刘邦的谋士,封“留侯”,樊哙是参乘,是担任陪衬的,也就是警卫。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鸿门宴”是大家熟知的典故,专职有阴谋的、不怀好意的宴请。然而在鸿门宴上,项羽一方明明已经设下了圈套,要置刘邦于绝境,宴会结束时一切却发生了改变,刘邦竟然化险为夷。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今天思考的问题就是鸿门宴中刘邦是怎么全身而退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