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430+7370字。

  第二单元 4
  《论语》十二章
  【课内文本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居无求安  安:安逸
  B.君子喻于义  喻:知晓,明白
  C.质胜文则野  野:粗野,鄙俗
  D.克己复礼为仁  克:攻克
  【解析】 克:克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君子,在孔子看来,“君子”是理想化的人格,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
  ……
  第二单元 4
  【课外拓展阅读】思维发展与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孔子名丘字仲尼,姓孔氏,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蓄蕃息。鲁乱,孔子适齐。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其后鲁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三月,涂不拾遗。然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於正道,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遂行。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孔子在陈蔡之间,陈蔡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孔子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故《书传》《礼记》自孔氏。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子曰:“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曰孔里。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至于汉二百余年不绝。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
  A.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B.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C.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D.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解析】 “诫”作“其嗣”的谓语,应与“其嗣”相连,排除A项。“懿子”与“其嗣”是同位语,两者不能分开,排除B项。“且死”描述“病”的程度与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