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740字。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的思想感情脉络。
  2、理解作者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感慨。
  【教学重难点】
  认识作者深沉感慨中所蕴含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法、学法】
  1、教法:
  (1)诵读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上时间有限,不可能指导学生将文本读百遍,这篇文章我准备采用反复诵读的方法。首先我安排学生带着目的诵读:正音正字,注意朗读节奏;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特色。接着让学生在扫除文言知识理解障碍的基础上速读全文,从作者的感情变化入手,理出本文的写作思路、结构。最后让学生以不同方式诵读文本的3个自然节,对3个自然节分别进行局部的深入探究,理解作者的“乐”之因,“痛”之由,“悲”之缘,从而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的思想感情。
  (2)点拨法。“点拨法”能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探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和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学习本文过程中,我主要点拨的是第三节作者对昔人、今人、后人的不同态度,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悲,以及悲与痛的不同之处。
  2、学法: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诵读文本时,注意圈点勾画,以此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2、合作探究法。指导学生对疏通文意过程中发现的疑难点通过前后桌交流解决,若还有疑惑,可质疑问难;对作者情感变化的缘由进行合作探究,以期能对文本进行更准确、深入地解读。
  【教学过程】
  (1)导入
  《兰亭集序》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为《兰亭集》所作的序文,这篇序被后人赞誉为“书中的极品,文中的上品”,可谓是千古奇文,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文本。(板书)
  (2)出示教学目标
  (3)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从各段分别找一个表达情感的字填在括号里。
  兰亭集会,其情可谓()矣;
  兰亭之思,其情可谓()矣;
  兰亭之悟,其情可谓()矣。
  明确:乐——痛——悲(板书)
  (四)文本探究
  1、局部探究第一节
  (1)齐读第一节,思考问题一:这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