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890字。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
  2、体会文章意境。
  3、理解作者的人生追求。
  学习重点:
  1、体会文章意境。
  2、理解作者的人生追求。
  学习难点:
  理解作者的人生追求。
  学习过程:
  1、导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共同穿越到1600年前的东晋时期,去欣赏被北宋大文豪欧阳修誉为“两晋无文章,幸独有《归去来辞》一篇耳”这一陶渊明的代表作,让我们一起追随前人的脚步,去认识一下陶渊明,去领悟一下他究竟有什么样的人格魅力吧。
  2、作者简介
  实际上,说起陶渊明,首先我们马上会会脱口而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不戚戚于贫贱,不济济于富贵”……但我们也要知道他还写过这样的句子:“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立志“大济于苍生”……这是两种陶渊明,一种是“仕”的陶渊明,一种是“隐”的陶渊明。“仕”的陶渊明大概是这个样子PPT,“隐”的陶渊明大概就是这个样子PPT,悠然的望着南山呢?
  那么,陶渊明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那在《归去来兮辞》中,我们更多的是看到的他“仕”的一面,还是“隐”的一面呢?在“仕”与“隐”之间,陶渊明是否做了一个非常清晰明了、毫不犹豫的选择呢?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仕”的理由,“隐”的思考(死亡)学完本文之后我们再来探讨这一问题?
  3、解题
  俗话说“看人先看了,读文先读题”,题目意思?
  猜读法:归因、归况、归感?
  4、诵读诗歌
  1、配乐,学生代表朗读。
  2、学生自由的诵读。
  5、文本研读
  1、陶渊明为什么归去?请从第一段找出答案。(板书:归去之因)
  2、归去之后的生活怎样呢?从2、3段来看,用一个字,概括一下:闲/乐。(板书:归去之况:乐)
  3、归去之后又产生了怎样的人生思考呢?内容在第四段。“感悟”(板书:归去之悟——乐天知命)
  6、体会意境、小组合作
  1、从2段或3段任选一句诗或几句诗,将诗句的内容设想成一幅图画,用形象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画面,展现陶渊明归去之后的生活情趣。
  2、有感情诵读你喜欢的句子,然后进行描述。
  七、迁移探究
  陶渊明对于“仕”与“隐“”的选择内心有无激烈的挣扎?在“仕”与“隐”之间,陶渊明是否做了一个非常清晰明了、毫不犹豫的选择呢?说说你的看法?陶渊明对自己归隐的决定有没有犹豫?文中表现的归隐之乐是不是陶渊明内心的真实写照?
  八、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想象陶潜归园的形象,写一个片段。
  板书设计
  之因
  归去之况自由
  之思
  学情分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