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50字。
《拟行路难》优秀教案
教材简析: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仕进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这种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了这个时期的一个特色。鲍照的这首诗就是一个代表。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诗人所处的时代比较陌生,因此介绍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制度是学生理解本诗所体现的思想情感的关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诗歌的内容。
2、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
3、理解文中大幅渲染愁绪的用意。
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背景,分析手法感受诗人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分析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思想情感的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预习,熟读课文,了解魏晋时代的文人特点。教师准备课件,投影要点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本单元学习的要点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那么通过赏析示例《长恨歌》的学习,你能说说什么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吗?
生答:用自己的经验来推测作者的本意,理解诗歌要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结合鲍照的《拟行路难》来实践一下“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
二、明确本课教学目标: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
三、了解诗人:
请同学读书下注释1。它除了关于诗题的介绍,主要介绍了鲍照的诗歌成就。读课后相关链接,幻灯片显示:唐代诗人杜甫就曾以“俊逸鲍参军”来称美李白,宋代敖器之说“鲍明远如饥鹰独出,奇矫无前”,明代陆时雍说……这些都足以说明鲍照诗歌俊逸豪放,奇矫凌厉的艺术风格在中国诗歌史上的突出地位。(板书:鲍照——才子)
四、读诗:
下面我们来欣赏这位才子的佳作。
1、学生自读
2、朗读、齐读
五、分析诗歌内容:
读过诗作后,请你找出一个代表诗人情感的词?——“愁”
鲍照这位才子有什么愁呢?请你围绕“愁”,回答下面的问题:
1、愁什么?
2、为何愁?
3、愁的结果?
1.愁的内容——“命”(门第决定人生)
运用了比兴手法,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命”指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