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030字。

  《哦,香雪》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一、养成圈划关键词句的习惯,学会多种角度分析香雪人物形象。
  二、研读高考真题,学会熟练解答人物形象分析类题。
  三、探究主旨,学习文中主人公香雪身上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多种角度分析香雪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探究主旨,学习文中主人公香雪身上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
  1.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搜集高考真题涉及人物形象分析的文学类文本。
  2.学生准备:做导学案,掌握刻画人物的手法,概括香雪人物形象,做人物形象分析高考真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分享一个小物件,你小时候有过这样的铅笔盒吗,你当时喜欢吗,渴望这样的铅笔盒吗?今天咱们一起来认识一个女孩,她特别渴望得到这样一个铅笔盒,并为此付出了40个鸡蛋和30公里夜路回家的代价。
  【设计意图:激趣导入,引发学生探究人物的兴趣】
  2、整体感知,理清故事情节
  教师:这篇文章是什么文体?小说三要素是什么?这篇小说以什么为背景?主要写了哪些人物?小说的主要情节是什么?
  学生回顾故事情节,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对小说进行分层。
  【设计意图:因小说篇幅较长,概括故事情节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可理清故事情节,为下文人物形象分析做铺垫】
  3、人物形象分析
  教师:展示六张影视剧女主人公形象,让学生在文中找到语句,谈谈心目中的香雪是哪个。启发学生从刻画人物形象的角度进行分析,提醒学生注意作答规范。
  学生小组讨论三分钟,教师巡视,小组代表找到自己心目中的香雪形象,在文中找到对应语句。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分析人物形象,并板书。引导学生梳理近几年高考真题涉及人物形象分析的真题,展示真题答案,学生对照答案,分析答题思路,并总结概括香雪人物形象。
  【设计意图:学生课前已充分预习,课上小组交流后展示,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梳理高考真题及答案,提高学生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
  4、揭示背景,探究主旨
  教师过渡:为什么要塑造这样香雪这一人物形象?作者对其有什么态度?为什么大家对这样的铅笔盒并不感兴趣?顺势导入写作背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