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90字。

  《峨日多雪峰之侧》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把握诗歌的意象,理解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和诗歌对比,衬托的艺术手法。
  2、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感受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强大生命力的赞颂。
  【学法指导】
  1、总结常见的诗歌意象的内涵,结合诗句,理解本课诗歌意象的意义。
  2、了解诗人的经历,学会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
  课本第6页
  补充:
  心中的昌耀
  在大西北的新疆,在漫长的边地岁月,一部《昌耀诗文总集》像不朽的星辰照亮我的艺术人生。昌耀是哈拉库图的雄鹰,是峨日朵雪峰之侧的太阳,是新诗中《野草》般歌唱
  的鲁迅,是带领我们向未来慈航普度的庄严的父亲。我们将永远怀念他,并把光辉的额头仰面指向他。
  《绿风》主编彭惊宇
  【写作背景】
  1957年,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波及社会各界层的群众性反右派斗争,这一运动后来被扩大化,一大批响应党的号召,仗义执言的知识分子和民主党派人士被错误的确定为“右派分子”,遭到不同程度的迫害。这首诗写于1962年8月,作者被打成右派正在距离峨堡乡不远的青海省八宝农场接受劳动改造。在他早期写下长诗《凶年逸稿》的昌耀早已提前进入冷寂和沉闷,所以此时的昌耀可以在写作诗歌时掺入理智和清醒,用以观照和揣摩这一时段的冷寂和沉闷:这便是他的短诗《峨日朵雪峰之侧》产生的外在机缘和直接意图。昌耀的所有诗歌都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就这首短诗而言,诗人一方面在观照和揣摩外在的时代背景,另一方面又以此为通道走入自己的内在世界,观照和揣摩自己的心理时空。
  【教学过程】
  1、导入
  爬过高山吗?有什么感受?一起走进《峨日多雪峰之侧》,体会作者与众不同的登峰体验与感怀。
  2、初读文本,把握内容
  1、自由朗读,标出重点字词
  2、你喜欢那一句诗?为什么?(找2、3位同学来谈)
  参考:①细节描写②写的景有生命力③直接抒情
  3、划分层次
  明确:1-10句写的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登峰途中的体验——写景、细节
  11-15写的是感怀——抒情
  3、听范读,学生小生跟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