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40字。
套人套己,套牢一生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
唐山市第十二高级中学 安彩丽
素养目标:
1、思维的发展和提升:通过深入文本把握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从而探究其死因。结合创作背景及文本,掌握本文的主旨及“套子”的含义。
2、审美的鉴赏和创造”:首先通过合作交流把握人物形象,其次通过探究把握别里科夫的死亡原因。
3、语言的建构和运用:通过课堂练笔“题写墓碑”强化人物形象及小说主旨。
4、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反动与黑暗,正确认识别里科夫形象的时代意义。
教学重点:分析别里科夫这个典型人物的形象及意义。
教学难点:探究别里科夫的死因,掌握本文主旨。
教学方法:采用质疑读书法、问题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写作练习法等。
教学课时:拟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准备:
1.白板课件
2.预习要求:
①熟读课文
②了解作者:安东•巴甫洛维奇•契柯夫(1860~1904)是19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生在一个由农奴赎身的自由民的家庭。中学毕业后,考取了莫斯科大学医学院。1880年,他在大学期间就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毕业后,他一边行医,一边写作。契诃夫是杰出的短篇小说家和戏剧家。他一生只活了44岁,但在他25年的创作活动中,他却写下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还有十几个独幕剧和多幕剧。他的作品取材极为广泛,对地主、官吏、资产阶级、小市民、知识分子、工人和农民都作了非常真实而深刻的描写。他的思想和创作都随着当时的政治斗争而不断发展。他的艺术特点在于以简练的手法,幽默的笔调,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事件里反映出重大的社会问题。
代表作——短篇小说:《变色龙》《第六病室》《小公务员之死》《装在套子里的人》 ……剧本:《樱桃园》
与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教学环节:
一、激趣入文
播放一段《重案六组》破案的小视频(有关死者情况、社会关系)。
破案需要了解死亡现场、死者生前情况、死者社会关系等,以便找出死亡原因。现在有人报案,称在一所中学的男职工宿舍里,发现一具中年男尸。让我们走进《装在套子里的人》,看看能否给破案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二、走访知人
1.死者档案 。
(通过小说阅读,整理别里科夫生平简介)
姓名:别里科夫
性别:男
年龄:40多岁
生前职务:某中学希腊文教师
住所:校男教工宿舍
婚配情况:未婚
口头禅:千万别出什么乱子
死亡日期:1898年6月初。
死因:未明。
别里科夫死了,但是死因不明,本案“最大的疑点,它就是没有任何疑点。”
2. 调查走访。
学生讨论、合作,进行有关别里科夫社会关系的调查走访。(8组学生分别进行华连卡、科瓦连科、布尔金、其他社会关系的采访提问和表演回答。2分钟准备,教师适时点评,鼓励学生的创新。)
示例:
采访华连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