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20字。
《短歌行》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的准则要求。
知识与技能:1.了解《短歌行》的写作背景及文学常识
2.了解曹操诗歌缘事而发,慷慨多气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在吟咏诵读的过程中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2.通过探究、诵读、创作等形式不断加深对作品情感的把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品味诗中表现出来的求贤若渴的思想。
2.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感受曹操“忧”而奋发,慷慨旷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及解决
措施 本课的重点是揣摩《短歌行》中一个政治家身处动乱时代的人生感受及求贤若渴的情怀。实行以吟咏诵读法、点拨和探讨式的教学方法实现本课的重点突破。
教学难点及解决
措施 教学难点是有感情地吟咏诵读并背诵全诗,并在吟咏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真挚情感和高尚情操,从而丰富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与文化素养。为解决这一难点,我将采用中国古代的读书方式——吟诵来进行深化和提升诗歌的情感,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设计思路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据此,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1.吟诵法:让学生在吟诵中感知课文,体会诗人的情感。
2.讨论点拨法:从不同角度设疑,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主解决疑问,把握诗文内涵。
3.理解领悟法: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感悟。
这样,就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水平出发,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依据的理论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
新课 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视频,回顾初中的《观沧海》、《龟虽寿》,
引入对《短歌行》的情感把握 3 教师利用互动课堂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观看、思考 1、为学习课文,创造氛围,更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