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540字。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优秀教学设计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回顾我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模式的论争,指出中国古代天文学有重视校验的传统。阅读时要了解“宣夜说”“盖天说”“浑天说”等学说的基本观点、历史贡献及其相互关系,理解“浑盖之争”的本质;还要分析课文是怎样梳理、概括中国古代宇宙结构学说的发展过程的。
【素养目标】
1.了解关增建及其学术作品,积累文学常识。
2.梳理课文的行文思路,掌握阅读自然科学论著的一般方法。
3.了解中国古代宇宙结构学说的发展过程及论证。
4.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本文的观点,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
你知道,在天文学的发展历程中,有哪些波澜起伏、曲折复杂的学术争论?来,我们分享一下!
一、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
关增建,1956年生,博士生导师,教授。1990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获科学史博士学位。同年入郑州大学工作,1995年任郑州大学文博学院院长。2000年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后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党总支书记。
2.相关背景
中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学说的争论有很多,其中浑盖之争——浑天说和盖天说的争论最为严重。浑天说与盖天说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上两大主流学派的理论,两派都创造了许多天文仪器,用于观测、记录、研究和演示天象。浑天学派的浑天仪和浑象奇瑰雄浑,在历史上备受推崇;盖天学派的圭表也广为世人所知。今天再进行浑盖之争当然已经毫无意义,但如果把盖天图仪纳入人类天文学史,则依然是很有意义的。
二、初读感悟
(一)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安谧(mì) 圭臬(ɡuī niè) 眼瞀(mào)
炽热(chì) 晷影(ɡuǐ) 相形见绌(chù)
勾股(ɡōu) 周髀(bì)
2.解释词语
①旷世:当代没有人或事物能够相比;经历很长久的时间。
②眼瞀:眼睛昏花。
③精绝:精神尽竭。
④重差:汉代天文学家测望太阳高、远的方法,后发展为中国传统数学主要的测望方法。
⑤光曜:光辉照耀。曜,照耀。
⑥一针见血:比喻话说得简短而能切中要害。
⑦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⑧相形见绌: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绌,不足。
⑨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