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440字。
《陈情表》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技巧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3、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1、诵读法,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在叙述中蕴涵的真挚感情。
2、研读法,讨论文中的关键内容及艺术特色。
3、互动法,点拨关键的字、词、句,使学生在深层意义上体会文章出于情字,归于理字;融理于情,融情于事的写法;领悟朴素细腻、曲折委婉的要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让学生懂得孝顺和感恩。
教学重点:提高根据语境推断词义的能力,积累文言词语,能够准确翻译全文。
教学难点:背诵全文。
教学方法:讲授、合作、探究
教学时数:四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相关知识,学生自学,整体感知课文。
一、导入新课
苏轼有言: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补充:《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
《祭十二郎文》,唐代韩愈作品,文章的十二郎是指韩愈的侄子韩老成,十二郎与韩愈两人自幼相守,由长嫂郑氏抚养成人,共历患难,因此感情特别深厚。但是长大之后,韩愈本人在外飘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韩老成的英年早逝让韩愈悲从中来,写下此文。)
二、解题:
陈情表:陈,陈述、禀报;情,隐情、苦衷;表,奏章。——禀告自己苦衷的奏章。
三、初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 读清句读,读出感情。
注意文中成语:
孤苦伶仃:形容孤单困苦,无依无靠。孤苦:没有依靠,生活困苦。伶仃:孤独。
茕茕孑立:形容孤苦伶仃,无依无靠。茕茕:孤独无靠的样子。立:孤单单地呆着。
形影相吊: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形容十分孤单。形:身体。吊:慰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