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550字。

  《静女》教案
  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一)导入新课
  爱情是人类最真挚的情感,也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我们的先人早就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来表达男子对女子真挚热烈的追求; 也用“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来表达男子对女子刻骨铭心的思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关于爱情的古老诗歌,就是选自《诗经》的《静女》。
  (二)展示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诗经》相关文学常识; 准确朗读诗歌。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反复诵读、合作探究鉴赏诗歌; 分析男女主人公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味男女主人公纯真的恋情; 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准确诵读、鉴赏诗歌。
  教学难点:合作探究,分析人物形象。
  二、设疑激探,自主学习
  活动一:  众说纷纭知 《诗经》
  《诗经》常识: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是什么?(《诗经》)
  2.它收录的是哪个时代的作品?距现在有多少年?
  (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3000年的历史。)
  3.一共收录了多少篇诗歌?(305篇。)
  4.这些诗歌是怎么分类的?
  (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民歌;雅:宫廷乐歌;颂:祭祀乐歌。)
  5.这些诗按照表现手法分为什么?
  (赋、比、兴)
  三、合作讨论,共同探究
  活动二:  形式多样读 《静女》
  1.听读课文,正音释义:
  踟 蹰 (chí chú)  姝  (shū)  俟  (sì)
  彤 (tóng) 管   炜 (wěi)  洵 (xún)
  归 (kuì) 荑 (tí) 说 怿 (yì)  娈 (luán)
  2.教师范读,指导朗读的节奏:
  提示:朗读的节奏为二二式,咬准字音。例如: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3.学生每四人组成一个小组,自由朗读课文,并完成以下任务:
  ( 1 ) 这首诗歌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可以分为几层?
  (2)从朗读中你发现这首诗歌的特点是什么?
  (3)读了这首诗歌你想到了什么?可以是一个故事或一首歌或一幅画或一首相近的诗等等。
  (4)有不懂的问题,可提出并共同探讨。
  (每小组可在四个任务中任选两个完成)
  四、学生展示,教师点拨
  检查自读效果。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整理出如下要点:
  (1)通假字
  “爱”通“薆”:隐藏 “说”通“悦”:喜爱
  “女”通“汝”:你的 “匪”通“非”:不是
  “见”通“现”:出现 “归”通“馈”:馈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