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10字。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导入:
和平是世界永远的主题,战争是和平永存的矛盾,然而一个人的语言能够平息一场战争,一个人的力量也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以其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军的郑国大夫——烛之武”
在学习本课之前让我们一起齐读一下本课的
学习目标:
1、结合朗读,积累文言知识。
2、结合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整体感知:
题目分析:师:指军队一个人能打退一个军队吗?不能,那在这里这个退是什么意思?
对,使……撤退
1、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断准句读。
下面找一位同学起来读一下,其他同学注意听,读得有无和你不一样的地方。
这位同学你起来读一下。
同学点评教师点评
2、下面我们一起齐读一下
3好!同学们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啊?找同学起来说一下
好!这个同学说的很详细,能不能详细一点
4.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把你不理解和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做出标记。
生自读
研习文本:
师:好!同学们在课下里都已经进行了充分的预习,那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一生提,哪位同学替他解答一下?好!这位同学你来解答一下。
一生提,哪位同学替他解答一下?好!这位同学你来解答一下。(学生回答不了或者不明确的地方教师回答)
师: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生:没有
师:没有了看黑板
以:1、敢以烦执事介词拿
2、越国以鄙远目的连词把
3、焉用亡郑以陪邻目的连词来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目的连词把
而:1、今急而求子连词表因果
2、夜缒而出连词表修饰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连词表假设
同学们要注意根据词性,判断词的意思
下面找同学上黑板翻译两个句子:
(1)越过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分析人物形象:
同学们:年老的烛之武遗憾自己年轻时不被重用,当郑国国君请他解决问题时他心中的怨气由心底发出,他推迟说:臣之壮也,……无能为也已!
但他始终记得国家是自己的,不能因个人义气而误了国家大事,于是他痛快的答应了,而且是“夜缒而出”
面对晋王他层层分析利弊,他让晋王看清了秦国的真正面孔,一个“厌”字,“狗吃食,没有满足的时候”,而且他“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而且语气一句比一句加深!终于说服了晋国国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