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50字。
《说“木叶”》学案
【学习目标】
1、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比较“(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初步培养学生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本导学案完成时间为45分钟。
【独学环节】笔记、反思独立思考~实事求是~锲而不舍~以勤补拙
一、知识链接
1、作家作品
林庚(1910-2006),字静希,祖籍福建福州,生于北京。现代诗人、
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1933年毕业后留校任朱自清先生助教,同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夜》,还著有《春野与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等诗集。对于新诗的形式、中国古典诗词有独到的研究
2、释题:
“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化随笔(文艺短评);“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是就古诗中“木叶”意象进行分析说理。
3..课前预习
看拼音写汉字:
征shù()jú()颂得鱼忘quán()tiáo()远cén()阳无fánɡ()lǒnɡ()首寒zhēn()wéi()杆shū()朗秋风niǎoniǎo()xī()窣zhuózhuó()其华piānpiān()起舞
4.填空:
不尽长江滚滚来
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摘录课文中的诗句
【对学、群学、探究质疑环节】笔记、反思在合作中提升学习的兴趣在探索中追求知识的真谛
三、1.请快速浏览文章第1、2段~说说文中引用大量诗句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现象,
2“木叶”到“落木”~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其关键点在哪,,请从第3段中找答案,
3.读第四段~请思考:“木”一般用在什么场合,
4.品味诗句“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比较诗中“高木与“高树的不同意味。,方法提示:朗读感悟~划出文中关键词句~相互讨论交流,
5.、概括“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课堂检测】笔记、反思你说我讲~快乐课堂,你争我抢~放飞梦想
课堂检测
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征戍(,,ù)橘颂(,ú)招徕(,á,)萧萧落木(,ù)
B.涔(;é,)阳无妨(,ǎ,ɡ)陇首(,ǒ,ɡ)得鱼忘筌(?,á,)
C.寒砧(,,ē,)桅杆(,é,)漂泊(,ō)秋风袅袅(,,ǎ,)
D.疏朗(,,ū)窸窣(,ī)迢远(,,á,)灼灼其华(,,,ó)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力能扛鼎垂手可得俗不可奈漠不关心
B.食不厌精突如奇来混为一团天花乱坠
C.举止安详方枘圆凿飞黄腾达火烧眉睫
D.好景不长毫无二致捍然不顾同仇敌忾
【课后作业】笔记、反思机会只对进取有为的人开放,庸人永远无法光顾。
作业: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