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70字。
《庖丁解牛》教案
金玉
【教学目标】
1. 感知故事内容,赏析庖丁解牛时的场面描写,感受庖丁出神入化的解牛技艺。
2. 梳理庖丁“解牛之道”的三重境界,理解故事有关“养生之道”的寓意并能辩证看待。
3. 探究故事的普遍意义,领悟文中反映的为人处世道理,体会寓言的特点。
【教学重点】
1. 品味场面描写,感知庖丁技艺,理解故事“养生”寓意。
2.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阅历,探究故事所蕴含的“尊重客观规律”等普遍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解牛之道和养生之道的关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金庸武侠世界里的武功,不只有降龙十八掌,还有……请听故事:
金庸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主人公陈家洛被强敌追赶,逃进一座沙漠迷宫中,在一具骸骨旁找到了一本“武林秘籍”。陈家洛大喜,打开了这本秘籍——“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他非常失望,这不就是《庄子》吗?怎么变成了武功秘籍?——可是,后来陈家洛真的从这篇《庖丁解牛》里悟出了武学真谛,练成了“庖丁解牛拳”,最后用“庖丁解牛拳”打败了大反派。(播放视频)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篇《庖丁解牛》,看看能不能从中悟出什么别样的奥妙。
二、齐读课文,进入情境
问题:在这篇课文里,庖丁解牛的旁观者是谁?——文惠君。
追问:如果说武侠陈家洛从庖丁的话里悟出了武学真谛,那文惠君又从中悟出了什么呢?——养生之道
过渡:解牛和养生,到底有什么关系?文惠君何以能从庖丁解牛之道体悟到养生之道呢?(板书:解牛之道 养生之道)
三、分析“解牛之道”
提问:什么是解牛之道?庖丁怎么会谈起解牛之道?
预设:文惠君发问——文惠君为什么会发问?——“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他看到了庖丁解牛的样子。庖丁解牛的场面是怎样的?齐读第1段。
(一)品读第1段
1. 结合注释自读,疏通段意,解决疑难字词
预设:
(1)手之所触, 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之,音节助词,无义。
手之所触,手接触到的地方。——“所”字结构(“所”+动词=名词性结构)
(2)合于《桑林》之舞:于,介词,引出动作对象,不译
2. 请一位同学来读第1段,我们感受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