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290字。

  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优秀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抓住关健词语,理清思路;
  3、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感受毛泽东早年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
  二、重点难点
  重点:
  把握本词中所描述的景物特点及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难点:
  指导学生掌握鉴赏诗词方法,训练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三、导学基础知识
  (一)历史背景:
  长沙是毛泽东青年时期学习生活、革命活动的中心,他在此先后长达十三年之久。这首词写于1925年。这一年的2月,毛泽东在韶山领导农民运动,几个月内就组织了二十多个农民协会,军阀赵恒惕要逮捕他,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同志秘密离开韶山,赴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游橘子洲,岳麓山,追怀求学、革命斗争生活,因有此作。
  (二)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代表作有《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七律长征》、《忆秦娥娄山关》、《反对党八股》等。
  (三)字词:
  沁园春(qìn)     百舸(gě)    峥嵘(zhēng róng)
  寥廓(liáo kuò)  挥斥方遒(qiú) 浪遏飞舟(è)
  四、导读理解
  (一)第一个画面:“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这三个句子的正常语序是怎样的?告诉了你哪些信息?
  明确:“寒秋,独立橘子洲头,看湘江北去”;
  告诉了我们:时令、地点、人物
  (二)第二个画面:“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
  1.第二幅画面由哪个字引领呢?
  明确:看
  2.词人看到了些什么?
  明确: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3.用自己的话把画面介绍出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