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70字。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五单元《乡土中国:差序格局与私人道德》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梳理《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两章内在关联,提高文本梳理能力;
2.深入理解“差序格局”形成的多重原因,理解“差序格局”给社会道德建设带来的深远影响;
3.学以致用,联系现实生活谈谈该如何防范“以权谋私”现象的发生。
【学习准备】
1.教师收集并分析第三课时“学习任务单”;
2.收集有关“差序格局”的俗语名言。
3.教师要掌握以下几点学情:(1)学生填写的“阅读记录表”部分内容差异较大;(2)学生对下定义的方法不明了,本书核心概念“差序格局”的定义差异很大,需要正确引导。
【学习评价】
1.修订完成第三课时“学习任务单”。
2.完成《助考?论述类文本阅读2》。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五千年的文明延续是祖先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有时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沉重包袱。正如庞朴所说:“一般说来,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它规范着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灵魂归宿)。个人的意志自由,在这里没有多少绝对意义,正像肉体超不出皮肤一样,个人意志超不出文化传统之外。但也正因如此,文化传统便成了一种无声的指令,凝聚的力量,集团的象征。”(庞朴《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乡土中国》第四、五篇论述了对中国人影响至深的一种文化传统——差序格局。
二、深挖文本
先展示优秀读书笔记,再深入探讨文本内容。
1.现象观察。
(1)文中列举了哪些生活现象来解说“差序格局”?
[明确]①苏州河道肮脏不堪;②公共走廊和院子灰尘堆积;③亲戚关系一表三千里;④街坊多少具有很大伸缩性。
(2)你在生活中有注意到“差序格局”现象吗?
[明确]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差序格局”,小区里的事、亲戚间的事、学校发生的事都可列举。
2.深挖原因。
(1)综合第四、第五篇的论述,分点陈述“差序格局”形成的原因。
[明确]①“家庭”“社区”“国家”等基本概念伸缩性过强,导致个人与集体的界限模糊;②儒家思想强调人伦差等,也会对社会结构带来影响。
(2)联系前三篇的论述,补充陈述“差序格局”形成的原因。
[明确]①与游牧业、渔业、商业文明相比,农业劳作基本不需要分工合作,没有分工合作,当然容易形成由我作主、以我为中心的“私德”;②黏于乡土的产业类型决定了村落聚居的社区结构,而这一社区结构又决定了人与人之间依亲疏远近交往的原则,由此形成“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
(3)根据你对历史现实的了解,补充陈述“差序格局”形成的原因。
[明确]道家“天人合一”思想,让每一个人都认为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