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600字。

  九年级语文(上)单元过关检测卷(七)
  九上第一、三单元
  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号 1-6
  (14分) 7-9
  (6分) 10-12
  (8分) 13-15
  (10分) 16-20
  (14分) 21-23
  (8分) 24-27
  (10分) 28
  (50分) 总 分
  (120分)
  得分
  一、阅读理解(60分)
  (一)现代文(28分)
  片片蝶衣生(14分)
  镯耳
  ①那日闲暇,独自一人到鼓浪屿游走。挨挨挤挤的游客们,成群结队涌向琴岛。耳畔不是那些错乱的碎步之音,便是天南海北的吆喝声。我在嘈杂之中,内心焦躁而又不安。
  ②走着走着,前方万绿丛中现出几抹蓝色。那是一片花木丛,繁茂的花枝上缀满蓝色的小花儿,花瓣娇小并不起眼,如果不是花开得很多,我或许真的会忽略它们。可我到底还是厌倦了嘈杂的人群,被那一抹微蓝所吸引。
  ③移步花丛中,仔细瞧去,蓝色的花容宛如蝴蝶仙子一般,让人一眼惊艳。时值冬季,它们的四片花瓣成对绽开,恰如一群翩翩起舞的蓝蝴蝶,生动,活泼。微风拂来,它们的翅膀随风颤动,飘来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微风吹动蓝色的花朵,花朵起伏,与那身披蓝衫的蝴蝶别无两样。
  ④借助手机搜索,原来此花实名正是蓝蝴蝶。我惊叹于造物主的神奇,将这样一朵小花装扮得如此美丽。它那对生的叶子,平展两侧对称盛开的花瓣,还有那如蝴蝶触角一般细长的雄蕊,无不娇美可人。在这个微寒的南国之冬,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⑤我在这片篮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那首《江畔独步寻花》,想起眷恋芬芳的花间蝴蝶,想起自由自在的欢啼黄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择一西郊草堂为安身之所,他在春暖花开时节,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不正是源于他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吗?
  ⑥眼前的这片蝴蝶花,生在鼓浪屿这片少人踏足的草地上,将点点微蓝开放在绿丛中。它们没有娇艳灿烂的三角梅那般耀眼夺目,也没有悬挂在枝头的曼陀罗那般高高在上,不似红粉的合欢那般寓意高雅,更不像月季那般千娇百媚。它们生来便如蝴蝶一般,长在花丛里,飞在绿叶间,在湿润的草地上,片片蝶衣生。
  ⑦我常常想,这世间的花不也和寻常的人一样吗?人有人性,花有花性。有的人生来不甘,总不愿栖息于荒芜之地,纵有迁徒,也难逃“枯萎”的命运;有的人知足惜福,不攀不比,即便生长在乡野间,也是一身正气。好比这蓝蝴蝶,它形貌小巧,生长于潮湿的山坡草地之中。它不俗不媚,凭一身高洁之色来示人,在一片淡然的幽香之中静默绽放。
  ⑧夕阳西下,通往码头的行人越来越多,我流连在这片花丛中,为邂逅此花而欣然。它们清婉的姿容,密密丛丛的风韵,将永远盛开在我的梦里。
  (选自《厦门日报》副刊,有删改)
  1.文章以“片片蝶衣生”为题有什么妙处?(2分)
  2.依据文章第②③④段的内容,概括作者笔下蓝蝴蝶花的特点。(2分)
  3.请结合全文,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挨挨挤挤的游客们,成群结队涌向琴岛。耳畔不是那些错乱的碎步之音,便是天南海北的吆喝声。 (从描写的角度赏析)(2分)
  (2)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从修辞的角度赏析)(2分)
  4.选文第⑤段写到徘徊在花海中联想到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作者为什么会联想到杜甫?(2分)
  5.选文第⑥段中,作者将三角梅、曼陀罗、合欢、月季与蓝蝴蝶花做对比有什么作用?(2分)
  6.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
  冠状病毒知多少(6分)
  彭茜
  ①近日,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备受关注。此前,2003 年肆虐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 2012 年出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也都由冠状病毒引起。那么,什么是冠状病毒?它会导致什么症状?怎样有效防护?
  ②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在 20 世纪 60 年代首次被科学家分离出来,因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