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990字。
九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检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诘难(jié) 滞碍(zhì) 狡黠(xié) 味同嚼蜡(jiáo)
B.劝诫(jiè) 惆怅(chànɡ) 寂寥(liào) 目不忍睹(dǔ)
C.谚语(yàn) 歌谣(yáo) 苟安(ɡǒu) 信手拈来(zhān)
D.桥堍(tù) 藻饰(zǎo) 怡情(yí) 开卷有益(juà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灵魂 意蕴 祟高 明辨是非 B.缘物 鼓瑟 缥缈 孚光掠影
C.真挚 凄凉 蠢笨 心旷神怡 D.碧空 怆然 白沫 一愁莫展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在“红五月”读书活动期间,语文老师就如何“读好书”的话题说长道短,让我们受益匪浅。
B.客家围屋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众多游客,使我们不得不叹服建造者的别具匠心。
C.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我们的爱国情怀会油然而生。
D.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阳光教育”为学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个性化“菜单”,涌现出大批的优秀阳光少年。
B.“非遗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在全市中小学生中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
C.参观科技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还能够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科技作品。
D.市川剧团精心打造的《惊蛰》,是一部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现代川剧。
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山水画的意境》一文阐述了山水画意境理论产生的过程,画家对意境的追求以及达成这种意境的重要途径。
B.《无言之美》一文中作者第一段引用《论语》入题,从孔子教育方面主张的“无言”之教开始,以赞同的态度自然引出对文学创作的“无言的意蕴”的论述。
C.《驱遣我们的想象》首先通过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来明确读者欣赏文艺作品的本质,即“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然后以赏析王维诗句为例,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述了驱遣想象的重要作用。
D.《谈读书》一文按照读书的方法、目的和作用三个层次结构全篇,在运用论证方法时,主要采用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
6.综合性学习。 (5分)
闽杭中学开展“走上辩论台”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