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380字。

  古诗阅读专题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一中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月夜二首
  王守仁⑴
  其一
  万里中秋月正晴,四山云霭忽然生。
  须臾浊雾随风散,依旧青天此月明。
  肯信良知原不昧,从他外物岂能撄⑵!
  去妾今夜狂歌发,化作钧天⑶满太清。
  其二
  处处中秋此月明,不知何处亦群英?
  须怜绝学经千载,莫负男儿过一生!
  影高尚疑朱仲晦⑷,支离羞作郑康成。
  铿然舍瑟春风里,点也虽狂得我情。
  注释:【1】王守仁,即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创立儒家心学,其核心思想为“致良知”。这两首诗是作者与弟子宴集时所写。【2】撄(yīng):干扰。【3】钧天:指天上的音乐。【4】朱仲晦,即南宋理学家朱熹。下句中的郑康成,即东汉经学家郑玄。
  15.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诗首联都写到中秋之月,第一首意在描写富于变幻的山中月色,第二首作者由月色联想到了天下英雄。
  B. 两诗颈联均通过议论来说理,第一首表现了作者的人格操守,第二首赞美了朱熹、郑玄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C. 两诗尾联各具特色,第一首描写作者月夜狂歌,歌声惊天动地,第二首作者引曾皙为同道,借典故明志。
  D. 两诗均融说理、抒情于一炉。作者用自然流畅、富有气势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以及对弟子的期望。
  16. 从这两首诗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歌内容加以分析。
  ……
  山东省德州市一中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姜楚公画角鹰歌
  杜甫
  楚公画鹰鹰戴角,杀气森森到幽朔。
  观者贪愁掣臂飞,画师不是无心学。
  此鹰写真在左绵①,却嗟真骨遂虚传。
  梁间燕雀休惊怕,亦未抟空上九天。
  注:左绵,地名,代指绵州。杜甫此诗写于此。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杜甫的这首诗不是律诗,而是一首古体诗,不求对仗,押韵灵活,形式更加自由。
  B. “贪愁”写出了观画人既喜欢角鹰的高飞长空,却又担心它飞去的矛盾心态。
  C. 画中鹰很传神,真鹰反而让人觉得徒有其名,作者借此抨击现实中人的不辨真伪。
  D. “抟空”即盘旋于高空,“抟空九天”让读者想起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