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82390字。

  文言文阅读专题
  湖南省永州市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节选自李斯《谏逐客书》)
  (乙)赵高畏其权重,案治李斯,谤其欲裂地而王,二世以为然。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圄中,仰天而叹曰:“嗟乎!悲夫!不道之君,何可为计哉!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今吾智不及三子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吾以忠死宜矣。且二世之治岂不乱哉!”
  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治罪,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叹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节选自司马迁《李斯列传》)      
  (丙)君子之仕也,进不隐贤;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即有学识甚当,见其君国行事,悖谬无义,疾首颦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导誉于朝庭之上,知其不义而劝为之者,谓天下将谅我之无可奈何于吾君,而不吾罪也;知其将丧国家而为之者,谓当吾身容可以免也。且夫小人虽明知世之将乱,而终不以易目前之富贵,而以富贵之谋,贻天下之乱,固有终身安享荣乐,祸遗后人,而彼宴然无与者矣。嗟乎!秦未亡而斯先被五刑夷三族也,其天之诛恶人,亦有时而信也邪!
  (节选自姚鼐《李斯论》)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吾智不及三子/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吾以忠/死宜矣。
  B.今吾智不及三子/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吾以忠死/宜矣。
  C.今吾智/不及三子/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吾以忠/死宜矣。
  D.今吾智/不及三子/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吾以忠死/宜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帝三王,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三王即夏、商、周开国君主:夏禹、商汤和周文王。
  B.黔首,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谓。平民百姓以黑巾覆头,故名。含义与白丁、布衣、庶民等相同。
  C.夷三族,秦汉时代的一种刑名,有说父母、兄弟、妻子为三族;另有说,以父亲、母亲、妻子为三族。
  D.国家,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血统等的社会群体。春秋末年国家的基本特征和职能已经具备。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斯认为“用客治国”,并着重论述了“逐客”的严重危害:逐客资敌,损民益仇。最终的结果是,国危。
  B.李斯位高权重让赵高畏惧,赵高诬陷并致使他被捕入狱。李斯与三位忠臣比照后,觉得自己死得合乎情理。
  C.姚鼐借李斯事秦泛论人臣事君的问题,强调人臣不应当为自身富贵而对国君的“悖谬无义”之政阿附助长。
  D.姚鼐严厉批评了“富贵之谋,贻天下之乱”“安享荣乐,祸遗后人”的小人,并对李斯的遭遇充满了同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②君子之仕也,进不隐贤;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
  14.乙文中,李斯两次“叹息”。他“叹息”的原因是什么?请分别解释。
  湖南省湘西州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末考高一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3.(20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其言万余,不为稿,一挥而成,帝亲拔为第一。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