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北京二模\2021 二模试题分类汇编
2021年 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写作).docx
2021年 二模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docx
2021年 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古诗文默写).docx
2021年 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阅读).docx
2021年 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基础运用).docx
2021年 二模试题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docx
2021年 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名著阅读).docx
2021年 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
2021年 二模试题分类汇编(议论文阅读).docx
  2021年 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
  基础??运用
  【2021 东城二模】
  一、 基础??运用(共15分)
  学校开展“长城文化带”历史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一位同学整理的一段介绍“长城文化带”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      题。(4分)
  回溯历史,长城的营建历经春秋战国、秦、汉、唐、明数代,两千多年的岁月浓缩其中,不计其数的故事传唱至今。长城沿线以长城为地理依托和文化载体,最终形成一条由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构成的“长城文化带”。
  长城文化带的价值,既植根于区域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也有赖于长城象征意义的不断凝练和升华。从长城的军事意义出发,杰出将帅的英雄事迹一直成为鼓舞人民的巨大力量,巍然屹立的城墙与中华民族威武不屈、敢于消灭一切来犯之敌的精神高度契合,在抵抗日本等外来侵略的近现代尤其如此;从长城悠久的历史看,它镌刻着两千多年的沧桑变化,是一座记录战争与和平的丰碑,具有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甲】从长城的局部形象着眼,它像一个巨人在横贯我国北方的高山大漠之上蜿蜒起伏,以龙为图腾的中华民族从这里很容易找到共同心声;就建筑艺术而言,长城雄伟壮观、布局巧妙、因地制宜的高超设计,以雕刻为主的装饰艺术,显示了人民群众的高度智慧。以长城为主题的文学艺术,强化了长城作为民族之魂的文化象征意义。这种文化象征意义又被各民族普遍接受并得以逐步强化,进而凝练升华为中华民族热爱和平【乙】坚强不屈的精神象征,“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也早已是形容祖国辽阔领土的常用语。 
  (1)这位同学对文段中两个加点字的意思和读音,以及【甲】【乙】两处的标点产生了疑问。 请你帮他做出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传”在此处是“传授”的意思,应读“chuán”。  
  B.“观”在此处是“景象”的意思,应读“guān”。
  C.【甲】处应填入句号,表示陈述语气。
  D.【乙】处应填入逗号,表示句间停顿。
  (2)根据语境,画线的句子有两处表达欠妥,请分别给出修改建议。(2分)
  答:      
  2.同学们准备从书法作品中搜集单字组成展板标题,对于“文”字的选择产生了争议。请你依据“笔法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选择最恰当的一项。(2分)
  A.                 B.                  C.                D.
  3.学校团委为展览制作了展板。下面是其中三块展板的内容。阅读文段,完成(1)-(3)题。(5分)
  ①   ,丰富长城文化
  唐代的“边塞诗”为长城留下了不朽的诗句:李白的“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甲】  的“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唐以后,又涌现出了无数吟咏长城的名篇佳作:宋代文天祥写下“长城扫遗堞,泪落强徘徊”的诗句,表现忧国忧民之情;元代,黄溍写下“万古争一门,天险不可薄”的诗句,突出居庸关的险峻形势;明末,孙承宗在山海关写下“塞上人先老,山头月奈何”的诗句,抒发壮志难酬的感慨;鸦片战争后,刘文临在老龙头写下“宁海城边衰草秋,残垒夕阳相向愁”的诗句,吊古伤怀;清末,康有为游八达岭写下“汉时关塞重卢龙,立马长城第一峰”的诗句,想起飞将军李广为了抵御匈奴入侵而坚守卢龙塞……这些诗作大大丰富了长城文化。
  众志成城,筑就新的长城
  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说:“我们《国歌》中写到‘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是因为从古至今万里长城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根与魂,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因此,我们必须用血和肉将这精神重铸起来。”平型关可以很好地诠释什么是“新的长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古长城第一次投入抵御外侮的战争中,击败一支从甲午战争起就在中国横行的日本侵略军,这是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寻歼敌人的第一个大胜仗,它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心。此后,没
  【2021 西城二模】
  一、基础??运用 (共14分)
  初三语文总复习进入到“名著阅读”专题复习板块。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自主学习。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在“名著阅读”专题复习学案的首页,一位同学撰写了一段话。请你阅读后完成(1)(2)题。(共4分)
  经典名著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它可以穿越时空,呈现出对于永恒意义的探寻,                        。阅读经典,可以让我们超越自身生活,打开视野和思想的bì(    )垒,进入全新的世界;阅读经典,可以让我们与作者、文本相交融,让精神畅游于想象的天地;阅读经典,可以涵养性情,启迪人生【甲】让我们用自己的眼光和胸襟去发现前人,再通过这种发现进一步丰富自己,肯定自己,建立起【乙】(支援/支撑)自我的精神柱石。
  (1)这位同学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甲】【乙】两
  2021年 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
  古诗阅读
  【2021 东城二模】
  (二)阅读《赤壁》,完成10-11题。(共4分)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0.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人以“折”字写出了前朝战争的   ①   ,以“   ②   ”字表现出他对前朝故物的兴趣和对历史的思索。(2分)
  11. 本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和清代高鼎《村居》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都写到了“东风”。请简要分析两位诗人分别借“东风”流露出怎样的情感。(2分)
  答:      
  答案:
  (二)(共4分)
  10. ①答案示例:残酷     
  ② 认   
  (共2分。共2空,每空1分)
  11. 答案示例:
  杜牧借“东风”暗指成功机遇,流露出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气;高鼎借“东风”表现春天的生机,流露出饱览春景的喜悦之情。
  (共2分。杜牧诗,1分;高鼎诗,1分)
  【2021 西城二模】
  (二)阅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完成5-6题。(共5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5.有人评价“稼轩词极豪雄而意极郁愤”。本词上下阙均使用了“设问”来体现词人的郁愤之2021年 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
  记叙文阅读
  【2021 东城二模】
  (二)阅读《在大运河的船头思接千古》,完成19-21题。(共10分)
  在大运河的船头思接千古
  ①万万没有想到,在2020年8月19日,我竟有幸登上大运河的游船,在向往已久的大运河上游了一回。我们早上从济宁的码头登船,顺河南下,行了将近3个小时,行程100多公里,中午时分到了位于微山湖中央的南阳古镇。一路上,我一次又一次伫立船头,迎万里长风,观两岸风景;听水波新韵,发思古之情。
  ②最早,听祖父说,大运河是隋炀帝杨广下令开凿的。他开凿运河是为了方便到江南掠夺财富,或到扬州、苏州、杭州等地游乐。在开凿大运河期间,隋朝统治者仅在河南就征集了上百万民工。不少民工一去不返,不是累死在工地上,就是病死在工地上。大运河最初留给我的认识是一条血泪之河、苦难之河。后来,随着阅历的增加和对一些历史知识的了解,我的看法有了变化。我国历史上之所以多次出现南北割据的局面,而很少出现过东西分立的情况,一个主要原因,是东西有长江、黄河、淮河等几条江河的贯通,南北则有几条江河的阻隔。运河的开通,打通了南北交通的命脉,不仅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有开创性的重要意义,对国家的统一也功不可没。从这些意义上说,大运河是一条贯通之河、统一之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