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二模\2021 二模试题分类汇编
2021年 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写作).docx
2021年 二模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docx
2021年 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古诗文默写).docx
2021年 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阅读).docx
2021年 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基础运用).docx
2021年 二模试题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docx
2021年 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名著阅读).docx
2021年 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
2021年 二模试题分类汇编(议论文阅读).docx
2021年 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
基础??运用
【2021 东城二模】
一、 基础??运用(共15分)
学校开展“长城文化带”历史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一位同学整理的一段介绍“长城文化带”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 题。(4分)
回溯历史,长城的营建历经春秋战国、秦、汉、唐、明数代,两千多年的岁月浓缩其中,不计其数的故事传唱至今。长城沿线以长城为地理依托和文化载体,最终形成一条由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构成的“长城文化带”。
长城文化带的价值,既植根于区域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也有赖于长城象征意义的不断凝练和升华。从长城的军事意义出发,杰出将帅的英雄事迹一直成为鼓舞人民的巨大力量,巍然屹立的城墙与中华民族威武不屈、敢于消灭一切来犯之敌的精神高度契合,在抵抗日本等外来侵略的近现代尤其如此;从长城悠久的历史看,它镌刻着两千多年的沧桑变化,是一座记录战争与和平的丰碑,具有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甲】从长城的局部形象着眼,它像一个巨人在横贯我国北方的高山大漠之上蜿蜒起伏,以龙为图腾的中华民族从这里很容易找到共同心声;就建筑艺术而言,长城雄伟壮观、布局巧妙、因地制宜的高超设计,以雕刻为主的装饰艺术,显示了人民群众的高度智慧。以长城为主题的文学艺术,强化了长城作为民族之魂的文化象征意义。这种文化象征意义又被各民族普遍接受并得以逐步强化,进而凝练升华为中华民族热爱和平【乙】坚强不屈的精神象征,“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也早已是形容祖国辽阔领土的常用语。
(1)这位同学对文段中两个加点字的意思和读音,以及【甲】【乙】两处的标点产生了疑问。 请你帮他做出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传”在此处是“传授”的意思,应读“chuán”。
B.“观”在此处是“景象”的意思,应读“guān”。
C.【甲】处应填入句号,表示陈述语气。
D.【乙】处应填入逗号,表示句间停顿。
(2)根据语境,画线的句子有两处表达欠妥,请分别给出修改建议。(2分)
答:
2.同学们准备从书法作品中搜集单字组成展板标题,对于“文”字的选择产生了争议。请你依据“笔法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选择最恰当的一项。(2分)
A. B. C. D.
3.学校团委为展览制作了展板。下面是其中三块展板的内容。阅读文段,完成(1)-(3)题。(5分)
① ,丰富长城文化
唐代的“边塞诗”为长城留下了不朽的诗句:李白的“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甲】 的“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唐以后,又涌现出了无数吟咏长城的名篇佳作:宋代文天祥写下“长城扫遗堞,泪落强徘徊”的诗句,表现忧国忧民之情;元代,黄溍写下“万古争一门,天险不可薄”的诗句,突出居庸关的险峻形势;明末,孙承宗在山海关写下“塞上人先老,山头月奈何”的诗句,抒发壮志难酬的感慨;鸦片战争后,刘文临在老龙头写下“宁海城边衰草秋,残垒夕阳相向愁”的诗句,吊古伤怀;清末,康有为游八达岭写下“汉时关塞重卢龙,立马长城第一峰”的诗句,想起飞将军李广为了抵御匈奴入侵而坚守卢龙塞……这些诗作大大丰富了长城文化。
众志成城,筑就新的长城
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说:“我们《国歌》中写到‘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是因为从古至今万里长城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根与魂,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因此,我们必须用血和肉将这精神重铸起来。”平型关可以很好地诠释什么是“新的长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古长城第一次投入抵御外侮的战争中,击败一支从甲午战争起就在中国横行的日本侵略军,这是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寻歼敌人的第一个大胜仗,它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心。此后,没
【2021 西城二模】
一、基础??运用 (共14分)
初三语文总复习进入到“名著阅读”专题复习板块。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自主学习。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在“名著阅读”专题复习学案的首页,一位同学撰写了一段话。请你阅读后完成(1)(2)题。(共4分)
经典名著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它可以穿越时空,呈现出对于永恒意义的探寻, 。阅读经典,可以让我们超越自身生活,打开视野和思想的bì( )垒,进入全新的世界;阅读经典,可以让我们与作者、文本相交融,让精神畅游于想象的天地;阅读经典,可以涵养性情,启迪人生【甲】让我们用自己的眼光和胸襟去发现前人,再通过这种发现进一步丰富自己,肯定自己,建立起【乙】(支援/支撑)自我的精神柱石。
(1)这位同学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甲】【乙】两
2021年 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
古诗阅读
【2021 东城二模】
(二)阅读《赤壁》,完成10-11题。(共4分)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0.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人以“折”字写出了前朝战争的 ① ,以“ ② ”字表现出他对前朝故物的兴趣和对历史的思索。(2分)
11. 本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和清代高鼎《村居》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都写到了“东风”。请简要分析两位诗人分别借“东风”流露出怎样的情感。(2分)
答:
答案:
(二)(共4分)
10. ①答案示例:残酷
② 认
(共2分。共2空,每空1分)
11. 答案示例:
杜牧借“东风”暗指成功机遇,流露出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气;高鼎借“东风”表现春天的生机,流露出饱览春景的喜悦之情。
(共2分。杜牧诗,1分;高鼎诗,1分)
【2021 西城二模】
(二)阅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完成5-6题。(共5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5.有人评价“稼轩词极豪雄而意极郁愤”。本词上下阙均使用了“设问”来体现词人的郁愤之2021年 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
记叙文阅读
【2021 东城二模】
(二)阅读《在大运河的船头思接千古》,完成19-21题。(共10分)
在大运河的船头思接千古
①万万没有想到,在2020年8月19日,我竟有幸登上大运河的游船,在向往已久的大运河上游了一回。我们早上从济宁的码头登船,顺河南下,行了将近3个小时,行程100多公里,中午时分到了位于微山湖中央的南阳古镇。一路上,我一次又一次伫立船头,迎万里长风,观两岸风景;听水波新韵,发思古之情。
②最早,听祖父说,大运河是隋炀帝杨广下令开凿的。他开凿运河是为了方便到江南掠夺财富,或到扬州、苏州、杭州等地游乐。在开凿大运河期间,隋朝统治者仅在河南就征集了上百万民工。不少民工一去不返,不是累死在工地上,就是病死在工地上。大运河最初留给我的认识是一条血泪之河、苦难之河。后来,随着阅历的增加和对一些历史知识的了解,我的看法有了变化。我国历史上之所以多次出现南北割据的局面,而很少出现过东西分立的情况,一个主要原因,是东西有长江、黄河、淮河等几条江河的贯通,南北则有几条江河的阻隔。运河的开通,打通了南北交通的命脉,不仅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有开创性的重要意义,对国家的统一也功不可没。从这些意义上说,大运河是一条贯通之河、统一之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