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00字。
课时优案2 *荷塘月色
1.读准字音
①踱步( ) ②煤屑( )
③梵婀玲( ) ④敛裾( )
⑤参差( ) ⑥颤动( )
⑦脉脉( ) ⑧袅娜( )
⑨媛女( ) ⑩霎时( )
⑪蓊蓊郁郁( ) ⑫嬉游( )
答案 ①duó ②xiè ③fàn ④jū ⑤cēn cī ⑥chàn
⑦mò ⑧nuó ⑨yuàn ⑩shà ⑪wěng ⑫xī
2.理解词语
(1)弥望:
(2)敛裾:
(3)嬉游:
(4)妖童媛女:
(5)袅娜:
(6)脉脉:
(7) :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
(8) :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
(9) :树木茂盛的样子。
答案 (1)弥:满 (2)裾:衣襟 (3)嬉:游戏,玩耍 (4)媛:美好的 (5)柔美的样子 (6)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饱含深情的样子 (7)田田 (8)丰姿 (9)蓊蓊郁郁
3.辨析词语
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幽僻•偏僻
退休后,老人来到居住 的老家,尽管这里的生活条件不是很好,但自从住进这条熟悉的 的小巷,他就感受到一种在喧嚣城市中难以觅得的清静,内心无比惬意。
(2)婀娜多姿•亭亭玉立
春回大地,柳枝柔嫩,鹅黄淡绿,微风一吹, ;碧玉一树,亦宛如一位 的少女在梳理她的长发。
答案 (1)偏僻 幽僻 (2)婀娜多姿 亭亭玉立
解析 (1)“幽僻”指幽静,偏僻,侧重于环境幽静,少有人来;“偏僻”指离城市或中心区远,交通不便,侧重于地点的偏远。(2)“婀娜多姿”形容各种轻盈柔美的姿态;形容女性姿态各异,轻盈柔美。侧重表现“柔美”。“亭亭玉立”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侧重修长、挺拔。
1.在结构框架图中的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答案 □01月下荷塘 □02荷塘四周 □03月光如水 □04黑影斑驳 □05颇不宁静
2.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第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统摄全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使得文章后面的心情变化——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有本有源,脉络清楚,易为读者理解。
B.文章语言充满诗情画意,具有修辞的美感。如采用诸多比喻来描绘荷叶、荷花在朦胧月光下的情状,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写荷香、月色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妙不可言。
C.文中叠词的运用颇具匠心,如“缕缕”的清香、“脉脉”的流水、“隐隐约约”的远山等,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的景象,而且使文气舒展,使读者感觉到音韵和谐的美感。
D.美丽的荷塘月色引起了作者的乡思,《采莲赋》《西洲曲》里的江南的“采莲”之美,使作者沉浸其中,忘记了白天的烦恼,求得了内心的宁静。
答案 D
解析 “使作者沉浸其中,忘记了白天的烦恼,求得了内心的宁静”错,思乡和怀古只是作者为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