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90字。
新教材必修(上)第七单元《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群文阅读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学习目标
1.关注两篇散文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分析作家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和景情融合的手法。
2.感受作家的情感和审美趣味,体会两篇散文中蕴含的民族审美心理。
3.利用本课所学,进行写景片断的写作。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文章写景、抒情的特点,体会作家的内心世界,深入理解作家的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带领学生感受作家的审美趣味,体会两篇散文中蕴含的民族审美心理。
教学设想:以“景与情的共奏”为专题统领两篇散文进行群文阅读,打破单篇阅读视野局限的藩篱,促使学生形成贯通、比较式的思维,在一个较大的阅读视野进行文学鉴赏。
利用四项学习活动串联起整个教学。先通过简单的、表层性、初步感知性的学习活动一,来驱动学生在预习时熟悉文本,感受散文的景物描写和语言美;然后再通过学习活动二、三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加深学生对散文中作者思想情感、审美趣味、民族审美心理等文化意蕴的理解,从而带领学生走向文本深处;最后通过学习活动四创设情境进行延展性的文学性写作,既有助于提高散文鉴赏水平,又有助于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在读——写/画/析——思——写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品味景、体会情,最后深入体味民族文化,以此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化的学习任务,创设整体学习情境,以任务为核心,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下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进行学习。学习方法以自主阅读、讨论、写作、交流为主。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
1.查阅作家经历、创作背景,做到知人论世。
2.朗读全文,选取2-3处喜欢的句段,用批注法,赏析写景语段。
3.采用以诗解文、品析朗读、画游览图等形式品味两篇散文中的景之美。
一、导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所幸的人类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当我们把目光对准包蕴万千的大自然时,会发现美就在我们身边。可谓是“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那今天让我们跟随郁达夫和朱自清发现美的目光,看看他们笔下的故都的秋和清华园荷塘有着何样的美。
二、学习活动一:游赏自然之美
【过渡语】课前,已经让同学们在预习时通过多种方式游赏自然之美,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你的成果。随后我们全班交流。
【师生活动】通过以诗解文、游览图、解说词、品析朗读等形式品味景之美。组内交流成果,全班分享,师生评价(如果有学生没关注到的地方,请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或者老师引导进行思考)。
【过渡语】点评学生发言,大家通过以诗解文、画游览图、朗诵品等形式呈现了你们对于散文中自然景致的个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