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590字。

  文言文阅读专题
  浙江省2021-2022学年高三百校秋季开学联考语文试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汉关夫子春秋楼记
  (清)刘曾
  夫楼胡以“春秋”名也?考《春秋》系鲁史,东周以还,王纲欲坠,我孔子惧万世君臣之大义不明,不得已而以宗鲁者尊周,托《春秋》以见志,此“春秋”之所以有其书也。
  若汉自灵、献守府,无异东迁,而当时汉统在蜀,我关夫子欲以存蜀者存汉,志《春秋》之志,此“春秋”之所以有其人也。
  汉阴之西北隅,秦、晋诸君子建夫子庙,面江背湖,创开巨丽,后起危楼,宏模壮规,与晴川、黄鹤二楼,鼎峙相望,肖夫子读《春秋》像于其上,此“春秋”之所以有其楼也。
  嗟乎!《春秋》一书,系万古纲常。当其时,笔削独断,非所称游、夏不能赞一词,而《公》《谷》《左》胡仅得其貌焉者也?我夫子以布衣起戎行,抢攘于金戈铁马之间,而讨贼大义,如揭日月,东鲁心传,若合符节。是岂必斤斤焉取二百四十二年之事,如经生家占毕穷年,皓首一室,搜遗迹于往帙,讨故实于残编也耶?则夫子所读之书,必谓《春秋》也。然因之重有慨矣。
  凡天之生圣人,必极穷其数。如当日周德虽衰,而鲁有仲尼;汉祚虽微,而蜀有夫子。乃一则坐老洙、泗,而东周之志,托诸空言;一则固守弹丸,而歼吴灭魏,竟成遗憾。岂天之所以位置圣人者,独有此杏坛一片席、荆襄一块土也哉?亦何遭遇之穷如是耶!
  今试登楼而望,彼武昌夏口之间,月明星稀,横槊而赋者,犹有存焉者乎?东指吴会,彼楼船铁锁,拥三世之业而据长江之险者,犹有存焉者乎?于乎!铜台湮销吴宫草埋亦知数千百年后摩荡日月倚仗乾坤巍巍然与鲁之东山遥峙而有此春秋楼者乎!吾愿登斯楼者,无徒咏汉阳芳草与晴川黄鹤,同作眺览嬉游之想,盖所以作忠臣义士之气,而非以供骚人墨士之娱。此春秋楼之所以有记也。
  (选自《古文笔法百篇》)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肖夫子读《春秋》像于其上 肖:刻画
  B.笔削独断 削:删除
  C.非所称游、夏不能赞一词 赞:夸奖
  D.汉祚虽微 祚:福气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托《春秋》以见志 能以足音辨人
  B.搜遗迹于往帙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C.然因之重有慨矣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今试登楼而望 吾尝跛而望矣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起笔不凡,第一句对此楼命名为“春秋楼”发出疑问,既扣住标题,又便于下文展开议论,起到一石二鸟之功。
  B.当时汉朝的血统在蜀国,所以关夫子保存蜀国的真正目的是借此保存汉朝血统,而这也是《春秋》的忠义精神体现。
  C.经学专家讨论汉朝242年的历史,仅仅搜寻往帙残编,作者认为这是错误的,而应该遵循《春秋》的纲常去发掘。
  D.文章虽题为“记”,实际上以“议"为主,议中有史实,议中有见识,议中洋溢着充沛的情感,读来顿生无限感慨。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铜 台 湮 销 吴 宫 草 埋 亦 知 数 千 百 年 后 摩 荡 日 月 倚 仗 乾 坤 巍 巍 然 与 鲁 之 东 山 遥 峙 而 有 此 春 秋 楼 者 乎!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凡天之生圣人,必极穷其数。(4分)
  (2)岂天之所以位置圣人者,独有此杏坛一片席、荆襄一块土也哉?(4分)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2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过秦论(中篇)
  (西汉)贾谊
  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①向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②冀得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