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730字。
1.掌握文中的实词、虚词,积累文言句式。
2.学会运用开门见山的谏说方法,在议论文中掌握史实论证、类比论证、正反论证。
3.从理论上说明驱客与纳客的利害,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的价值观。
4.通过诵读,感悟文章情感,体悟作者为天下人谋幸福的革命豪情和理性自觉。 这两篇文章均为“书”,却是不同的文体。“谏逐客书”的“书”不是书信,是上书奏章,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谏逐客书》能比较充分地体现公文的一些本质属性,正是这些公文本质属性形成了该文鲜明的特色。《与妻书》形式上是一封信,实际上是一篇感情真挚、说理深刻、感人至深的抒情散文或者说更是一首充满着悲情、亲情和豪情的令人荡气肠、咏三叹的革命情歌。
(教师用书独具)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由余,原为戎王的臣子,后入秦,为秦穆公重用,帮助秦国攻灭西戎众多小国,称霸西戎。戎,古代对西部各少数民族的称呼),东得百里奚于宛[百里奚,原为虞大夫,虞亡时为晋所俘,作为晋献公女陪嫁之奴入秦。后逃亡到楚国宛(今河南南阳)地,为楚人所俘,秦穆公知道他有才能,以五张羊皮将他赎回,授以国政,号“五羖大夫”。],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丕豹,晋国大夫丕郑之子,丕郑被晋惠公杀死后,丕豹投奔秦国,被秦穆公委任为大夫。公孙支,秦大夫。来,招致、招揽)。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兼并,吞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殷实,富裕),国以富强,百姓乐用(乐于为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攻克,占领)地千里,至今治强(安定强盛。治,社会安定)。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攻取三川之地。拔,攻取。三川之地,指黄河、洛水、伊水相交之地。秦惠王时,张仪请出兵三川,未能实现。至秦武王时攻取),西并巴、蜀(巴,指巴国,在今四川东部和重庆一带;蜀,指蜀国,在今四川中部偏西一带。前316年,秦惠王派张仪、司马错等率军攻灭巴、蜀,在其地分别设置巴郡、蜀郡),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