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020字。
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40分钟周测卷文言文阅读(三)
(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文言文阅读(4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苏良嗣,雍州武功人,高宗时迁周王府司马。王时年少,举事不法,良嗣正色匡谏,甚见敬惮。王府官属多非其人,良嗣守文检括,莫敢有犯,深为高宗所称。迁荆州大都督府长史。高宗使宦者缘江采异竹,将于苑中植之。宦者科舟载竹,所在纵暴。还过荆州。良嗣囚之,因上疏切谏,称:“远方求珍异以疲道路,非圣人抑己爱人之道。又小人窃弄威福。以亏皇明。”言甚切直。疏奏,高宗下制慰勉,遽令弃竹于江中。永淳中,为雍州长史。时关中大饥,人相食,盗贼纵横。良嗣为政严明,盗发三日内无不擒擿。则天临朝,迁工部尚书。寻代王德真为纳言,累封温国公。为西京留守,则天赋诗饯送,赏遇甚渥。时尚方监裴匪躬检校西苑,将鬻苑中果菜以收其利,良嗣驳之曰:“昔公仪相鲁,犹能拔葵去织,未闻万乘之主,鬻其果菜以与下人争利也。”匪躬遂止。无几,还入都,迁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载初元年春,罢文昌左相,加位特进,仍依旧知政事。与地官尚书韦方质不协,及方质坐事当诛,辞引良嗣。则天特保明之。良嗣谢恩拜伏,便不能复起,舆归其家,诏御医张文仲、韦慈藏往视疾。其日薨年八十五则天辍朝三日举哀于观风门敕百官就宅赴吊赠开府仪同三司益州都督赐绢布八百段米粟八百石兼降玺书吊祭。其子践言,寻为酷吏所构,配流岭南而死。追削良嗣官爵,籍没其家。景龙元年,追赠良嗣司空。践言子务玄,袭爵温国公。开元中,为邠王府长史。
(节选自《旧唐书》,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6分)
A.其日薨/年八十五/则天辍朝三日举哀/于观风门敕百官就宅赴吊/赠开府仪同三司/益州都督/赐绢布八百段/米粟八百石/
B.其日薨/年八十五/则天辍朝三日举哀/于观风门敕百官就宅赴吊/赠开府仪同三司/益州都督赐绢布八百段/米粟八百石/
C.其日薨/年八十五/则天辍朝三日/举哀于观风门/敕百官就宅赴吊/赠开府仪同三司/益州都督/赐绢布八百段/米粟八百石/
D.其日薨/年八十五/则天辍朝三日/举哀于观风门/敕百官就宅赴吊/赠开府仪同三司/益州都督赐绢布八百段/米粟八百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6分)
A.则天,即武曌,通称武则天或武后。唐高宗时为皇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自立为武周皇帝,崩逝后,以皇后的身份入葬乾陵。
B.西京,唐朝都城长安,唐玄宗久住东都洛阳,天宝元年(742)以京师长安为西京。
C.左相,即左丞相,春秋末齐景公置左、右相,战国秦武王始置左、右丞相,秦代因之,基本上右丞相的官职大于左丞相,但也有例外。
D.袭爵,爵是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袭爵指原有爵位的第一继承人(世子)承袭原有爵位,对于世子以外的其余继承人则不能袭爵。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6分)
A.苏良嗣不畏权贵,严守法规。他任周王府司马时,周王年轻,做事常不合法,苏良嗣严肃地规劝并纠正,周王对他深怀敬畏。为此,他深得唐高宗称赞。
B.苏良嗣忠诚国事,敢于直谏。高宗派人沿长江边采办异竹,严重滋扰沿途百姓。对此,苏良嗣上疏直谏,直指其严重危害。最终,高宗下令中止采办。
C.苏良嗣施政严明,严惩盗贼。关中闹大饥荒,出现人吃人现象,盗贼横行。苏良嗣严惩盗贼,凡有偷盗案件发生,他必在三日之内抓获盗贼。
D.苏良嗣体恤百姓,不与争利。他举鲁国宰相公孙仪不与民争利的例子,阻止了尚方监裴匪躬想贩卖西苑中的蔬果来为朝廷谋利的做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6分)
(1)与地官尚书韦方质不协,及方质坐事当诛,辞引良嗣。则天特保明之。(8分)
(2)其子践言,寻为酷吏所构,配流岭南而死。追削良嗣官爵,籍没其家。(8分)
5、苏良嗣为官深受武则天赏识,除晋升官爵还有很多优待,试从文中举出三例。(6分)
二、诗歌鉴赏(1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6-7题。
郊园秋日寄洛中友人
许浑
楚水西来天际流,感时伤别思悠悠。
一尊酒尽青山暮,万里书回碧树秋。
日落远波惊宿雁,风吹轻浪起眠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