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3650字。

  江苏省扬州市2022届高三10月统考语文试题
  2021.10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考试证号等认真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请认真核对规定填写的项目是否准确、条形码上的信息与本人是否一致。
  3.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主观题答案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网络文学类型丰富,充满想象,但是从未脱离时代。每个阶段最受欢迎的网络文学作品,贴合了时代读者的阅读心理需求,反映了时代的变化。长期以来,幻想架空是网络小说主要的创作类型。2012年,“年度十大热门小说”《哥几个,走着》《特种教师》皆为幻想类作品。2011—2014年,占网络文学半壁江山的是高人气“大神”——辰东、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等作家作品。玄幻武侠、灵异修真、架空穿越等类型化写作,占据着网络文学的主流市场。
  在网络文学发展初期,“虚拟性”是其主要特征。电子虚拟空间给网络文学作者和读者创造了一个表现自我个性的空间。同时,网络文学创作把文学原点调试为“娱乐性”的文化消费,不追求宏大母题的终极关怀,而是更加重视作品的“趣味”,读者也乐于享受沉浸其中的“代入感”阅读体验。
  2015年,现实题材网络小说异军突起,幻想类作品不再一家独大。现实题材网络小说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表达时代情感、弘扬时代精神的新类型。同时,幻想类作品也不再局限于“打怪升级”的传统模式,而是开启了在第二虚拟世界中探索现实逻辑的创作转向,在仙侠幻想中书写现实主义人文关怀。如今,无论是玄幻武侠、历史军事等类型,还是现实题材,我们都可以看到坚强的生存意志、不怕苦难的成长历练,对爱和美好生活的追求成为越来越多网络小说表达的时代主题。
  中国网络文学遵循以受众为中心的创作机制,直面大多数读者的阅读需求,创作出不同类型的小说文本,并在原有类型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呈现出“泛类型化”的特征。一部网络小说往往囊括多种叙事元素,如《醉玲珑》《凤囚凰》。
  当下,中国网络文学拥有4.67亿的用户规模,且用户增长稳定,未来将更加偏向于年轻化的都市消费群体。中国网络文学的用户年龄越来越小,目前,Z世代(1995—2009年出生的人)成为网络文学的主要用户。新生代消费群体形成的用户需求,倒逼网络文学的生产格局进行调整。
  “95后”作家群体的崛起,“成神作家”愈发年轻,使得网络文学行业年轻化的趋势不断加强。网络文学是以读者为中心的文学,为了满足年轻读者的阅读需求,刻意回避三次元“成人向”的打怪升级模式,更加倾向于塑造粉丝群体喜欢的积极向上、心怀理想的阳光少年形象。“二次元”世界是想象的,但其内核属于朝气蓬勃的青春文化。
  中国网络文学顺应时代变迁,根据大众审美经验的变化,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物质生活日渐富足后,人们在精神生活层面需要更多的自由,更络文学对时代精神心理的捕捉,并通过网络写作与阅读活动参与了读者精神心理的建构。在此意义上,网络文学不仅是时代精神的“探测器”,也是社会心理的“稳定器”。
  (摘编自姚婷婷《网络文学:时代精神“探测器”》)
  材料二:
  作为数字人文研究方法的有机组成部分,算法批评伴随人文科学的学科化和科学性发展历程,发展到今天借助人工智能手段的可视化、模型化的复杂验算与呈现。虽然算法批评在整个文学批评中目前尚处在辅助性的研究阶段,但却预示了人工智能批评时代的远大前景。
  算法批评的产生,根本上是为满足人文学者在文学批评和研究中,对对象的客观性和全面性把握的科学诉求。严肃的人文科学研究试图借助这种实证思维和方法,克服主体的主观性和客体的客观性之间的矛盾与诉求。
  当代网络文学的文本批评急需算法批评,是因为批评者个人和批评对象之间存在客观的鸿沟。批评者擅长的追求文学性的批评知识和理论不太符合网络文学的“知识状况”,虽然都是共享了“文络文学的市场化、类型化和网络化属性让其离“文学性”较远,这说明,传统感悟的、经验的、印象式个体批评,需要被客观的、科学的系统性批评取代。
  算法批评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这种形势需求。事实上,日益发达的人工智能技术为这种基础提供硬件保证;网络文学的类型化特征从文本创作规律上提供“软件”支撑。从技术上说,随着文学网站对原创文学作品的数字库存处理技术成熟,数据库建设健全,各类数据统计软件、文学研究软件建设与开发,为算法研究提供了数据来源和技术帮助。
  随着计算机的出现,电子索引、查找大数据变得简便易行,用计算机和大数据来考察文化体系的做法越来越被学界认同。2000年前后,以莫莱蒂和马修•约克斯等为代表的西方数字人文研究者,推动了人文计算向数字人文的提升。莫莱蒂等人的远读理念和社会网络分析与情节分析等方法,很快被一群年轻学者引入国内并尝试使用。
  算法批评初步在网络文学文本批评中得到运用并取得一定成效。吉云飞借用远读法分析男频升级流中的小说节奏与读者情绪;许婷、肖映萱等对总裁文的亚类型多宝文中角色网络的数字化统计,从角色的升降关系看读者的情感转移。以上案例说明,算法批评在网络文学文本研究中是可行的,它极大增强了文本分析的科学性和结论的客观性,对作家的创作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作家在创作中会自觉根据批评反馈的进行调整。但我们需要认识到,对网络文学开展算法批评仅仅是开始,相信会越来越走向成熟。
  (摘编自张永禄《用“算法”推进网络文学批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网络文学发展初期,作品创作更重视“虚拟性”、“趣味”,读者乐于接受“娱乐性”的文化消费,能更好地表现自我个性。
  B.“成神作家”刻意回避“成人向”的“打怪升级”模式,创造“二次元”的想象世界,塑造阳光少年形象,所以网络文学也显得朝气蓬勃。
  C.虽然算法批评目前尚处在辅助性的研究阶段,但从长远来看,其克服主体的主观性和客体的客观性之间的矛盾能成为可能。
  D.算法批评在硬件保证、“软件”支撑、技术帮助层面都比较成熟,能为当下网络文学文本批评开创一条新的途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网络文学具有“草根文学”的特点,它的平民化倾向让作者尽情展示被日常生活所压抑的部分自我,张扬本真个性,成为一个时代文化的表征。
  B.2015年,现实题材网络小说异军突出,取代了幻想类作品,开启了在虚拟世界中探索现实逻辑的创作转向,成为弘扬时代精神的新类型。
  C.算法批评是客观的、科学的系统性批评,它能消除批评者和批评对象间的鸿沟,使批评者批评知识和理论符合网络文学的“知识状况”。
  D.莫莱蒂和马修•约克斯等西方数字人文研究者是算法批评的代表,他们的远读理念和社会网络分析与情节分析法切实可行,被学界认同。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佐证网络文学是时代精神的“探测器”观点的一项是(3分)
  A.莲青漪的《狼毫小笔》,模仿唐诗宋词情韵兼备,描绘名胜古迹形神俱足,演绎历史传说袭故弥新,广受读者喜爱,是网络文学的典型创作模式。
  B.随着读者群体的更新换代,“00”后年轻人更想佛系躺平。同属仙侠玄幻,13年的《从前有座灵剑山》与19年的《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主题可以说完全不同。
  C.唐家三少在《为了你,我愿意热爱整个世界》之后,接连创作出《拥抱谎言拥抱你》《守护时光守护你》,给生命和生活一个向上的希望和美好的结局。
  D.《春天见》《共和国医者》等抗疫主题的网络文学作品顺时而生,礼赞生命、讴歌奉献,呈现出昂扬勃发的生命力和乐观主义的精神格调。
  4.请结合材料二的内容,给“网络文学文本的算法批评”下个定义。(4分)
  5.(中国)网络文学生产格局进行自我调整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一、二的内容简要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鱼虾在房
  盛文强
  走在巷子里,忽然间黑影闪动,从房坡急跳下来,钻进后脖领,一路潜行直下。急切中忙回手截住,隔着衣服探试,像一截粗糙的木棍顶在后背。摸出来一看,竟然是一条半干的梭鱼,小圆眼珠瞪着人,这在半岛是再正常不过的。有时可能是干得发硬的梭鱼,或许是蹦虾。过路人遇到这种事情倒也不会惊慌,他会把鱼虾掏出来,然后甩手把它扔回房坡。目送鱼虾飞旋着升空,衬着高远的蓝天腾跃上房,他的心情应该是愉快的。在他的头上,是浩无边际的屋顶的海洋,房脊的波浪奔腾着卷过了半岛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