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题,约11850字。
高二期中语文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渲泄 不惮 拷问 斜门歪道 B. 敷衍 慰籍 无遐 不遗余力
C. 绰号 耽搁 厮杀 专心致志 D. 鲁莽 憋曲 慷慨 震聋发聩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联袂 春风和煦 委屈求全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B. 矫健 拾人牙慧 轻歌曼舞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C. 肄业 毛骨耸然 计日成功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 引申 毁家纾难 天随人愿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C.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D.谨庠序之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发明一种机制,把科学研究工作中获得的片断的知识系统地公诸于世,一定算得上现代科学史上的关键性事件。
B. 电路好像还在,即使并不总是通着电。
C. 现在刮着一股急功近利、浮躁之风,甘于寂寞、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不多,他则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D. 然而,我们也许是被联在一些电路里,以便处理、贮存、取出信息,因为这似乎是所有人类事务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活动。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王勃,字子安,少有才名,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为“初唐四杰”。他的作品《滕王阁序》有凌云之气,且讲求语言形式美,四六句式,多用典故,词彩华美,音韵和谐。
B. 《水浒》是我国古代描写农民起义的著名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作者是北宋的施耐庵。全书塑造了一百零八名梁山好汉的英雄形象,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C. 沈从文,现代作家,湖南凤凰人。他笔下的古老边城具有桃花源般神奇的美,作者要表现的是“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D. 人们常把“含泪的笑”看做近现代喜剧的审美特征。喜剧和悲剧、滑稽和崇高、可笑和可爱存在于堂吉诃德一人身上,他引发了人们发人深省的“含泪的笑”。
6.下列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使用有别,名供长辈呼唤;字是供平辈和晚辈称呼。
B. 麾下,这是一个书面语词汇,原意为将帅的部下之意,或者是对将帅本人的敬称。
C. 中国人含蓄内敛,出家之人亦不例外。老和尚自称“老衲”,尼姑自称“贫尼”,道士自称“贫道”。
D. 古代文武官吏的自谦词有微臣、老臣、下官、末官、末将、小吏、哀家、足下等。
7.下列各句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 )
A.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B. 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
C. 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D. 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