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高考语文三轮文言文专题复习
高考语文三轮文言文专题复习--《宋史-王安石传》专练.doc
高考语文三轮文言文专题复习:-柳公权专练.doc
高考语文三轮文言文专题复习:《北齐书-卢文伟传》专练.doc
高考语文三轮文言文专题复习:《史记--汲郑列传》专练.doc
高考语文三轮文言文专题复习:《新唐书--高祖李渊本纪》专练.doc
高考语文三轮文言文专题复习:《新唐书--韩休传》专练.doc
高考语文三轮文言文专题复习:司马懿专练.doc

  《北齐书-卢文伟传》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卢文伟,字休族,范阳人也。为北州冠族,父敞,出后伯假。文伟少孤,有志尚,颇涉经史,笃于交游,少为乡闾所敬。州辟主簿,年三十八,始举秀才。除本州平北府长流参军说刺史裴俊按旧迹修督亢陂溉田万余顷民赖其利修立之功多以委文伟孝昌中,诏兼尚书郎中,时行台常景启留为行台郎中。及北方将乱,文伟积稻谷于范阳城,时经荒俭,多所赈赡,弥为乡里所归,寻为杜洛周所虏。洛周败,复入葛荣,荣败,归家。时韩楼据蓟城,文伟率乡闾屯守范阳,与楼相抗。乃以文伟行范阳郡事。防守二年,与士卒同劳苦,分散家财,拯救贫乏,莫不人人感说。尔朱荣遣将侯深讨楼,平之,文伟乃以功封大夏县男,邑二百户,除范阳太守。深乃留镇范阳。及荣诛,文伟知深难信,乃诱之出猎,闭门拒之。深失据,遂赴中山。庄帝崩,文伟与幽州刺史刘灵助同谋起义。灵助克瀛州,留文伟行事,自率兵赴定州,为尔朱荣将侯深所败,文伟弃州,走还本郡,仍与高乾邕兄弟共相影响。属高祖至信都,文伟遣子怀道奉启陈诚,高祖嘉纳之,中兴初,除安东将军、安州刺史。时安州未宾,仍居帅任,行幽州事,加镇军,正刺史。时安州史卢曹亦从灵助举兵,助败,因据幽州降尔朱兆,兆仍以为刺史,据城不下,文伟不得入州,即于郡所为州治。太昌初,迁安州刺史,累加散骑常侍。天平末,高祖以文伟行东雍州事,转行青州事。文伟性轻财,爱宾客,善于抚接,好行小惠,是以所在颇得人情。兴和三年卒于州,年六十。赠使持节、侍中、都督定瀛殷三州军事、司徒、尚书左仆射、定州刺史,谥曰孝威。
  (选自《北齐书》,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除本州平北府长流参军/说刺史裴俊按旧迹修督亢/陂溉田万余顷/民赖其利/修立之功/多以委文伟/
  B.除本州平北府/长流参军说刺史裴俊/按旧迹修督亢/陂溉田万余顷/民赖其利/修立之功/多以委文伟/
  C.除本州平北府长流参军/说刺史裴俊按旧迹修督亢陂/溉田万余顷/民赖其利/修立之功/多以委文伟/
  D.除本州平北府/长流参军说刺史裴俊/按旧迹修督亢陂/溉田万余顷/民赖其利/修立之功/多以委文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冠族,指冠盖之族。“冠”旧指贵族、官僚的冠服,这里是达官贵族的代称,冠族指显贵的豪门世族。
  B.辟,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然后由皇帝下诏聘召。
  C.行事,“行”指兼任官职,汉制以职位低的人暂代较高的职务称“行”,此处是暂时代为管理之意。
  D. 累加,“累”的意思是“屡次,多次”,“加”是加官,指在本官之外加上特定官号,增加新的职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卢文伟立志宏远,轻财而善交游。他年少时即有志向,喜好
  ……
  《新唐书--高祖李渊本纪》专练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高祖讳渊,姓李氏。其七世祖皓,当晋末,据秦、凉以自王。祖虎,西魏时,官至太尉,周闵帝受魏禅,虎已卒,乃追录其功,封唐国公。父昺,袭封,隋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高祖生于长安,性宽仁,袭封唐公。
  高祖姓李名渊,字叔德。他的前七代先祖李皓,晋末时占据秦、涼二州,自称为王。祖父李虎,西魏时被赐姓大野,官做到太尉,与李弼等八人辅助北周取代西魏有功,都成为加“柱国”衔的最高武官。北周孝闵帝承继西魏帝位时,李虎已去世,便追认他的功劳,封为唐国公,父亲李昺,承袭其父爵位封为唐公,任隋朝的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高祖在长安出生,性情宽厚仁爱,袭位封为唐公。
  隋文帝独孤皇后,高祖之从母也。炀帝征辽东,遣高祖督运粮于怀远镇。杨玄感将反,其兄弟从征辽者皆逃归,高祖先觉以闻。是时,隋政荒,天下大乱,炀帝多以猜忌杀戮大臣,尝以事召高祖,高祖遇疾,不时谒。高祖有甥王氏在后宫,炀帝问之,王氏对以疾,炀帝曰:“可得死否?”高祖闻之益惧,因纵酒纳赂以自晦。
  ……
  《宋史-王安石传》专练
  (甲)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安石少好读书,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俄直集贤院,以母忧去,终英宗世,召不起。
  熙宁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命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普、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天下。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借慧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宋史-王安石传》,有删改)
  (乙)
  论曰:朱熹尝论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①之盛。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此天下之公言也。昔神宗欲命相,问韩琦曰:“安石何如?”对曰:“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之地则不可。”神宗不听,遂相安石。呜呼!此虽宋氏之不幸,亦安石之不幸也。
  (明-张溥《宋史论》节选)
  【注】①二帝三王:唐尧、虞舜及夏禹、商汤、周文(武)王。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
  B. 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
  C. 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
  D. 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古代人的称谓一般有直称姓名、称字、称号、称官名等,称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一般用于称呼平辈或尊辈。
  B. “忧”指父母的丧事,“母忧”是指母亲去世,也可称为“外艰”,古代官员在位期间父母去世,要回乡为父母守孝。
  C. “熙宁”,宋神宗的年号。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每位皇帝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年号,如唐玄宗年号有天宝、开元等。
  D. “三司”,古代三种官职的合称。宋代以“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专掌国家财赋,都由朝廷重要的大臣掌管。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王安石思维敏捷,志向远大。他年少时喜欢读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