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790字。

  安徽省部分地区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
  古代诗歌阅读专题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新制布裘
  白居易
  桂布①白似雪,吴绵②软于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
  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
  中夕忽有念,抚裘起逡巡。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注]①[桂布]即唐代“桂管”地区(今广西一带)所产木棉织成的布,尚不普,十分珍贵。②[吴绵]当时吴郡苏州产的丝绵,非常著名。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四句紧扣诗题,写出“新制布裘”用料考究、制作精良、颜色洁白、质地柔软、布实棉厚等特点,为下文写穿着“新制布裘”的所感所思张本。
  B. 诗人通过描写自己“朝坐至暮”“夜眠达晨”“支体暖如春”的情态,突出“新制布裘”给自己带来的舒适温暖之感。
  C.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身”两句,意谓男子汉不可贪图自身温暖舒适,而应拿出一些财物来赈济贫民,这体现诗人有悲天悯人之心。
  D. 白居易在其《新乐府序》中指出,作诗当“辞质而径”“言直而切”“事核而实”“体顺而肆”,本诗鲜明地体现了他的这种诗歌创作理念。
  15. 论者常把本诗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相提并论。请从写作技巧和诗人情怀两个角度,简要分析两诗被相提并论的原因。
  答:
  安徽省亳州市第五完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释】
  ①宋神宗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