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660字。
古诗阅读专题
北京市丰台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13-15题。 (共12分)
临江仙•夜归临皋①
苏轼
夜饮东坡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③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释:①临皋,即临皋亭,位于黄州南江边,苏轼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与家眷共居于此。②东坡,本为黄州城东的旧营地。元丰五年春,苏轼在此开荒植树,将此地命名“东坡”。③縠[hú]纹:绉纱似的皱纹,常用以喻水的波纹。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即事抒怀之作,上片叙事,着意渲染词人的醉态;下片则是其“倚杖听江声”时的哲思。
B.词的上片采用以动衬静、夸张等手法,形象地写出家童如雷的鼾声,以衬托夜深人寂之景。
C.全词将叙事、议论、写景、抒情相结合,语言简练生动、舒展自如,呈现出清旷、飘逸的风格。
D.此词写于词人被贬黄州以后,整首词反映了其在大自然中寻求解脱而不得的痛苦之情。
14.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夜饮东坡”两句写词人因夜饮而晚归,其中“醒复醉”与“仿佛”极为传神地刻画出词人纵情豪饮之态。
B.“家童鼻息”三句写词人因家中童仆睡熟而不得进家门,只好倚杖听江水之声,触发了对人生的思考,为下片抒情作铺垫。
C.“长恨此身”两句化用庄子典故,饱含词人的切身感受:常憎恨这副不属于我的身体,什么时候能忘却营利呢?
D.“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两句与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之意相合,体现词人内心的追求。
15.有人认为词的下片“夜阑风静縠纹平”一句在表达上一语双关,请结合词句谈谈你的理解。(6分)
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鹧鸪天
贺铸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