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700字。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各题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无言谁会凭阑意”中的“意”在词中指“______________”。
  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残”字表达了主人公忧愁沮丧之意。
  B.“黯黯”写出夕阳残照之下景色的灰暗。
  C.上阕情景交融,描写主人公登高望远春愁顿生之状。
  D.下阕直抒胸臆,抒写主人公苦中求乐情深志坚之意。
  【答案】
  1.春愁
  2.B
  【解析】
  1.要求学生在理解词句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无言谁会凭阑意”意思是:默默无言谁理解我靠在栏杆上的心情。意,指的“愁情”。结合“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的意思“我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微风拂面一丝丝一细细,忘不尽的春日离愁,沮丧忧愁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得出:“愁情”是指“春日离愁”。即:春愁。
  2.B项错误。通读全词可知,“黯黯”、“春愁”、“强乐”等词都表现出作者描写的春景不能让人感觉到盎然生机,而是愁肠百转。故选B。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五律•喜闻捷报
  毛泽东
  一九四七年中秋步运河上,闻西北野战军收复蟠龙作。
  秋风度①河上,大野入苍穹。
  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
  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
  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
  (注)①度:通“渡”,过的意思。
  1.“每逢佳节倍思亲”,诗中最能表达这层感情的是第______联。
  2.这首诗是毛泽东喜闻捷报后诗兴大发而作,诗歌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请从写景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首联。
  【答案】
  1.三
  2.首联点出时令,铺写近景远景,极目所视,开阔舒展,表现出诗人闻捷报的喜悦之情和革命领袖的博大胸怀。
  【解析】
  1.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结合“每逢佳节倍思亲”分析,需要找出思念亲人的诗句。故应该是“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答案是第三联(颈联)。
  2.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结合“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的意思 “暮色苍茫,挟秋带晚的风冉冉从河上吹过,晓来一眼尽收的无边原野渐渐与天地溶为一体。”分析:秋风:点出时令。度河:铺写近景;大野入苍穹:是远景,极目所视,开阔舒展。从而衬托出领袖的心境和胸怀。
  3.阅读辛弃疾的《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一词①,完成后面小题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②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③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④。
  (注)①此词是作者被罢官落职、不得不退居田园时所作。时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