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500字。
门头沟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
高三语文
2022.1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9页。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处。
2.试卷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请使用2B铅笔填涂,用黑色字迹签字笔或钢笔作答。
4.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河南暴雨导致郑州发生严重积水、内涝。郑州市在2016年时已成河南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人们可能会有疑问,经过5年的海绵城市建设,为何仍然防不住内涝?
什么是内涝?它主要是指本地发生较强降雨,雨水在局部积蓄,达到一定深度造成一定危害的城市灾害。城市内涝之所以形成,城市化是主要原因之一。一些不透水建设,使水循环受到干扰,产生的径流较大。有研究表明,在同等降雨量下,和自然的区域相比,高度城市化区域所产生的径流量可以达到5倍左右。
郑州此次并非普通内涝,而是洪水跟内涝交织在一起。从视频上可以看出,郑州多条道路上已经形成快速流动的洪水,远远超出了城市蓄水、排水的极限。郑州此次积水严重,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全球气候变化下的超标准降雨。这是极端天气造成的内涝,实际上是一种自然灾害。
建设海绵城市当然有效,但并不能一蹴而就,并且海绵城市建设也只能应对内涝设防标准以内的降雨。郑州在试点海绵城市之时,只是在城市里选一个特定的区域(按国家要求,面积在15平方公里以上)。对动辄就是上千平方公里的城市而言,十几平方公里面积是很小的。而且每个系统都有其极限,人们常说海绵城市是“大雨不内涝、小雨不积水、水体不黑臭”,但并不是说建完海绵城市,所有的内涝问题就解决了,这也是不现实的。
每年夏天都是雨水多发的季节,许多地方都会遭到水淹,即便是一些科技感十足的现代化建筑也难以完全避免水患侵袭。而故宫建成以来,无论北京暴雨有多大,这座600多年的古建筑被淹次数却是屈指可数。工匠们在每一座宫殿下都修筑了代表帝王权威的须弥石座,避免木质建筑被水浸。整个故宫北高南低的地理坡度,高度相差1.22米,本身具有自留排泄的能力,但因重重院落相互阻挡,自流能力也就相对削弱。因此故宫每个院落还设有纵横交错的明沟暗渠,以皇帝走的正中御道为界限,水线又因东西两边地势逐渐降低,形成一个坡度,雨水就会通过沟渠从东西两侧流入护城河。每年春季工人会重新淘挖渠道,避免沟渠堵塞导致排水不顺畅。另外,故宫的夯土层要做得厚实紧密,就像在地下铺设一块巨大海绵,保持良好的吸水性。而对比普通路面的水泥路,故宫地面铺设的青石砖能够很好下渗雨水,减少雨水淤积。而外部排水,故宫外部有三道防线:第一道是护城河;第二道是西苑太液池,也就是现在北海、中海;第三道是外金水河、筒子河。古代匠人们巧夺天工的技术工艺以及超前的设计思想,是否能够给我们如今城市建设一个很好的参考呢?
极端天气没办法避免和预防,但是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降低灾害损失。加大应急处置力度,包括加强对灾情的预判,明确各预警等级的内涵,完善应急预案等。加强宣传和公众教育,提高民众主动躲避灾害的意识。同时,还应加大投入,提高设施标准。另外,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也应该多做一些“留白增绿”的措施,多给水留一些空间,减缓灾害形成。重视韧性城市①建设,在遇到极端降雨时,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又能够快速恢复城市功能。
(取材于庞无忌、雷晓琳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通常来说,城市中的建筑物都建有从房顶连接地下的雨水管道,雨水经过管道进入地下水道然后排入江河湖泊。瑞士则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在原有的房屋上动了一点儿“小手术”:在墙上打个小洞,用水管将雨水引入室内的储水池,然后再用小水泵将收集到的雨水送往房屋各处,各家用以冲洗厕所、擦洗地板、浇花,甚至还可用来洗涤衣物、清洗蔬菜水果等。瑞士政府还采用税收减免和补助津贴等政策鼓励民众建设这种节能型房屋,从而使雨水得到循环利用,节省了不少水资源。
新加坡作为一个雨量充沛的热带岛国,其最高年降雨量在近30年间呈持续上升趋势,却鲜有城市内涝的情况发生。这一切要归功于设计科学、分布合理的雨水收集和城市排水系统。预先规划城市排水系统,加强雨水疏导,建立大型蓄水池,并建立严格的地面建筑排水标准。
日本千叶县的雨水调蓄设施主要由湿地、跑步道、草坪广场和游戏广场等雨水可渗入的设施组成。
(取材于《中国气象报》相关文章)
[注]①韧性城市:指能够凭自身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的城市。
1. 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内涝是指雨量过多,地势低洼,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而造成的城市涝灾。
B. 高度城市化区域和自然区域在同等雨量下产生的径流量差异达5倍左右。
C. 郑州产生内涝的最主要原因是城市化建设,也有超标准降雨的客观因素。
D. 郑州试点海绵城市建设已有段时间,但因范围过小,发挥作用缓慢有限。
2. 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故宫常年不被水淹的原因是( )
A. 地势由高到低 B. 自流能力强 C. 排水系统完备 D. 夯土层厚实
3.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瑞士的雨水利用工程花费小、利用多、实用性强、民众参与度高。
B. 新加坡因疏导雨水有方,建筑排水标准严格,所以鲜有内涝发生。
C. 德国的新型雨水处理系统既能减少雨水径流又能防止地面的沉降。
D. 日本德国都有大容量地下调蓄库,能保障城市水文系统良性循环。
4. 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绵城市不能解决内涝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只能应对设防标准以内的降雨。
B. 每到夏季,暴雨频发,设计感十足的现代化建筑都避免不了水患侵袭。
C. 古代匠人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和超前设计思想使北京故宫从未被水淹过。
D. 文中列举的国外城市都采取符合自身特点的措施减少内涝情况的发生。
5. 暴雨积涝是我国很多城市的顽疾,如何有效减轻我国城市内涝?请结合两则材料内容简要概括具体措施。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
(一)(共1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崇韬,代州雁门人也,为河东教练使。为人明敏,能应对,以材干见称。庄宗为晋王,崇韬为中门使,甚见亲信。
晋兵围张文礼于镇州,久不下,而定州王都引契丹入寇。契丹至新乐,晋人皆恐,欲解围去,庄宗未决,崇韬曰:“契丹之来,非救文礼,为王都以利诱之耳,且晋新破梁军,宜乘已振之势,不可遽自退怯。”庄宗然之,果败契丹。庄宗即位,拜崇韬兵部尚书、枢密使。
庄宗军朝城,段凝军临河。闻梁方召诸镇兵欲大举,唐诸将皆忧惑。庄宗患之,以问诸将,诸将皆曰:“唐得郓州,隔河难守,不若弃郓与梁,而西取卫州、黎阳,以河为界,与梁约罢兵,毋相攻,庶几以为后图。”庄宗不悦,召崇韬问计,崇韬曰:“陛下兴兵仗义,十余年矣。况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