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170字。
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希冀( jì) 殉职(xùn ) 纯粹(cuì)感慨( gài )
B.流淌(tǎng)恍惚(huǎng) 附和(hè) 潜逃(qiàn)
C.温驯(xùn) 怅然(chàng) 钦差(chāi)勋章(xūn)
D.怪诞(dàn) 气概(gài) 怂恿(sōng)收敛(liǎ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帐蓬 匍匐 不求甚解 人迹罕至
B. 酝酿 头衔 寞不关心 各得其所
C. 狭隘 凌乱 沉默寡言 惶然大悟
D. 蜷伏 云霄 油然而生 莽莽榛榛
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另外,通常的看法是,右者为尊,因此遭受贬谪称为“左迁”。而在位次的排序上,地位次尊的人则居于最尊者的右边。②在举行朝会的时候,则是背北面南为尊,故称帝叫作“南面”,而为臣则叫作“北面”。③古时座次有着严格的尊卑之分。④在筵席上,最尊的座次是坐西朝东,其次是坐北朝南,再次是坐南朝北,最卑是坐东朝西。
A.②③④① B.③④②①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4.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纪念白求恩》一文夹叙夹议,叙述简明扼要,议论精辟恳切,为议而叙,议从叙出,二者有机结合。
B. 法国作家让??乔诺在《植树的牧羊人》一文中,通过描述一个孤独牧羊人艾力泽??布菲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
C. 古代的“书”即指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D. 父亲是人生中的明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在《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感受到父亲给他战胜胆怯的鼓励;而诸葛瞻则始终铭记父亲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勤学励志、淡泊宁静”的劝勉。
5.默写填空。(8分)
(1)终古高云簇此城, 。(谭嗣同《潼关》)
(2)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
(3)盼望有朝一日与友人相聚,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诗句是: , 。(李商隐《夜雨寄北》)
(4)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主要阐述的观点是: , 。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座右铭的两句话是: , 。
6.名著阅读。
阅读名著《西游记》,请任选一题作答。(4分)
(1)《西游记》塑造人物形象常常把人物性格和某种动物的习性巧妙结合。请从下面人物形象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故事情节简要分析。(4分)
孙悟空 猪八戒
(2)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请你结合《西游记》相关情节举一个“神魔”或“精魅”具有“人”的特性的例子。(4分)
7.综合性学习。 (8分)
七年级(2)班开展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现在邀请你参加。
(1)阅读下面“国民图书阅读量指标统计图”,概括出主要信息。(2分)
(2) 结合上面统计图中同龄者的阅读情况,对比分析自己的阅读状况:是否在阅读数量上有优势或者不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并列举你读过的两部名著及作者。(4分)
(3) 为了在班级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形成爱阅读的浓厚风气,请你为“少年正是该书时”活动策划出两个具体项目。(2分)
项目示例:“名著知识知多少”知识竞赛。
项目一: 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二: 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植树的牧羊人》选段,完成8~11小题。(16分)
①这样过了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我应征入伍,在军队里待了五年。战争结束了,我只得到一笔微薄的酬劳。好想去呼吸一下纯净的空气啊!不由得我又踏上了去往那片高原的路。这一带乍看好像没有什么变化。不过,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旁,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A)从昨天晚上开始,我又想起了那个植树的牧羊人。我想,那一万棵橡树应该已经长成一大片树林了吧!
②牧羊人还活着,而且,身体还很硬朗。现在,他不再放羊。他说,羊吃树苗,就不养羊了,只留下了四只母羊。他添置了一百来个蜂箱,改养蜜蜂了。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
③1910年种的橡树,已经长得比我都高,真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