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7230字。
河南省2022年3月高三统一调研测试语文考试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一般网络表达中,“手作”也可简单地被理解为个人DIY(Do It Yourself),即自己动手做。作为一种兴起于大都市的职业现象,“手作”在国内的发展时间虽短,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手作”获得广泛的市场参与创造了条件。基于此,应将“手作”置于现代职业发展的脉络下,揭示其对于现代人全面发展的独特时代意涵。
“手作”与“手艺”或“手工艺”比较接近,“手作人”类似一种时代的“手艺人”。在社会发展中,大部分传统手工艺都因大工业机械化生产方式的作用,失去了实用价值而日渐凋敝或消失无踪。而同是手工技艺或工艺技能的“手作”,为何能经受工业化的洗礼仍焕发勃勃生机呢?传统手工艺以“守艺”为第一要义的存活原则,加之师徒线性传承的承续规则,总会使其败于工业的扩张。与此不同,“手作”则注各类传统手工艺因子于创作之中,汲多地区、多民族、跨历史的多元技艺形式于己身,作于日常创意之处。同时,它依托于互联网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技艺共享,既可以使一部分人以此为生计,也可以吸引一部分人以此为好。也正是秉承以上原则,“手作”得以新的业态形式栖身于时代的生活潮流之中。
如上所述,“手作”顺应时代发展,避免了重蹈传统手工艺衰落的覆辙。针对工业化负面影响有众多批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劳动本应是自我实现与自我发展的活动,但实际上却成了异化的存在,造成人的异化,以及人同劳动产品、劳动过程的异化。马克思之后,学者们对人的异化境遇展开了全面批判。例如,马尔库塞指出,在技术经济机制下,人们丧失了人作为主体所必需的批判、否定和超越性等具有积极意义的向度,最终沦为“单向度的人”。而“手作”,由于个体参与从原材料收集到成品制作的整个生产过程,且在设计、处理材料、赋予意涵等方面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并发展出多样化的生产志趣和生产才能,使人们获得人格的完整性。同时,也因为产品与生产者之间形成了完整的互动,消解了人与其劳动产品的异化状态。
“手作”作为一种商业方式,以“手作体验”和“个性化定制”两种主要形式,最大限度地为消费者打开了表现差异化的窗口。手作体验使消费者在短时间内体验自己动手的乐趣。个性化定制则邀请消费者参与部分生产环节,以满足其特殊的诉求,赋予已包含丰富个性化特征的手作品以更独特的意涵。由于标准化突破生产场景扩展到整体社会,破除了差异与个性,进而重创人的自主性。个体自主性的失落之际,互联网时代却为其复归带来了机遇。
“手作”作为现时代的手艺人实践,将个体对工业社会的反思付诸实践,重新确立起人的自主性,实现了对人的异化状态的积极应对。可以说,“手作”为个体提供了自我实现的途径和自我差异化想象的机会,并借由对个体自主性的复归,迈向人的全面发展的愿景。
(摘编自郝大海、陈虹梅《手作:时代手艺人的自我表达》)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手作”兴起于大都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市场参与度增大,影响不断扩大。
B. “手作”避开了传统手工艺受大工业机械化生产方式冲击的弊端,呈现出新的业态形式。
C. 传统手工艺以“守艺”为第一要义,使个体难以发展出生产志趣,影响了工艺创新。
D. 和标准化生产不断扩展,导致人的个体自主性失落不同,“手作”使人的自主性复归。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在现代职业发展背景下对“手作”这一职业进行审视,论证富有时代意义。
B. 文章从发展脉络及与传统手工艺比较的角度分析“手作”,纵横结合,论证严谨。
C. 文章以举例、引用等方法,论证了工业化时代对“手作”的影响这一核心问题。
D. 文章在论证结构上,首先提出论题,然后从不同角度进行剖析,最后总结强调。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手作”作为一种手工劳作,主要是传承传统,复活还原失去实用价值的传统手工艺。
B. 发达的工业社会带来了普遍异化,“手作”逆工业化的措施,是与异化抗争的力量。
C. 无论是手作体验还是个性化定制,消费者全程参与的特点赋予了手作品以独特意涵。
D. 个体在“手作”实践中超越对劳动及自身工具性的认识,从而实现了个体的全面发展。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使个体难以发展出生产志趣,影响了工艺创新”强加因果。文中有关内容是说,传统手工艺以“守艺”为第一要义,使其败于工业的扩张。
故选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深刻变革,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