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160字。
统编高一语文必修上册《诗歌鉴赏》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词人置身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之中,看到一派万紫千红的壮丽秋景。试分析词的上片描绘秋景的层次。
2.试推敲“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句中“击”和“翔”的精妙之处。
3.词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生机勃勃的绚丽秋景,为什么会发出“谁主沉浮”的慨叹?
审美鉴赏《声声慢(寻寻觅觅)》
4.《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如何通过各种残秋景物来渲染愁情的?
5.“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此十四个叠字被历代词家异口同声赞为千古绝调,为什么?
6.试分析结句之妙。
根据《涉江采芙蓉》,完成下列题目。
7.下列对《涉江采芙蓉》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首句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营造了素雅的意境,给人以美的联想。
B.诗歌“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采用了《诗经》中常用的比和兴的手法。
C.“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两句自问自答,很自然地体现了诗歌的情感转变。
D.“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承“远道”而来,“还顾”有很强的动作性和画面感。
8.结合《涉江采芙蓉》的诗歌内容,简要分析最后两句所包含的情感。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9.词中“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写的物景有什么特点?和哪首唐诗的意境极相似?
10.这首词的写作特点是运用典故。有人说辛弃疾的词有“掉书袋”的毛病,你认为呢?
江城子
(金)元好问
醉来长袖舞鸡鸣,短歌行,壮心惊。西北神州,依旧一新亭①。三十六峰②长剑在,星斗气,郁峥嵘。
古来豪侠数幽并,鬓星星,竟何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